近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年度“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系列报告,该系列报告是由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魏一鸣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长期深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每年初对外发布一次。
其中,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廖华博士的《中国中长期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认为:近年来能源需求增速下降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趋缓,而非能源弹性下降。一旦经济增长提速,能源需求仍然可能增长较快。但是,总量和强度双控制目标在短期内难以同时实现。他认为,应该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利于延长建筑物服役周期的系统性政策体系,远比出台具体技术装备能效标准、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淘汰“落后”产能等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更为重要、更为紧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大拆大修大重建造成了大量浪费,这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和资源浪费。
会上,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张跃军博士发布了《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报告认为2014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带动原油需求上升,原油供给相对充足,供需格局基本平衡,商业库存继续高企;另外,美元汇率预期走强,基金持仓继续保持净多头态势但支撑油价的力量减弱,地缘政治相关风险依然存在但紧张局面得以缓解,受此影响,除非发生重大突发性地缘政治事件,国际原油价格会继续保持高位震荡。
王科博士发布的《我国区域能源贫困指数》报告具有较大的创新,从区域角度分析了我国能源状况,报告指出,能源贫困问题的存在是保障民生的阻碍,能源贫困现象的持续减缓了改善民生的进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2000-2011年间我国整体能源贫困状况呈不断减缓趋势。该时期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东北地区的能源贫困状况相对显著,而北部沿海、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能源贫困状况相对较轻。报告还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尽管我国整体能源贫困状况呈现自然减缓趋势,但是能源贫困问题未来持续大幅减缓或彻底消除还需要依赖政府的重视和专项应对政策出台和实施。
他建议,由于我国区域间能源贫困状态及其减缓速度很不一致,在制定全国能源贫困减缓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在各省区市实施能源贫困减缓政策时应重视抓住导致该地区能源贫困的主要矛盾。部分能源贫困较为显著的地区并非我国经济落后地区,而经济较发达地区也存在特定的能源贫困问题。因此,减缓能源贫困政策实施对象选择和区域投入比例的确定,应有所区别于其他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基础建设、改善民生的相关政策。
最后,赵鲁涛博士发布的《国家能源安全分析与展望》指出,2013年我国能源进一步优化,供应安全状况基本良好,能源的使用安全有所下降。2014年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但应注意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风险,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加大能源储备,完善能源价格体制。

- 中国下半年迎来光伏创新项目建设热潮2014 / 11 / 04
- 中广核发布核电行业首份《社区发展白皮书》2014 / 08 / 15
- 神华“单飞” 世界最大煤化工项目前途未卜2014 / 06 / 23
- 中石油发布201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4 / 04 / 22
- 页岩气是否有助减排2014 / 02 / 1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