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时隔3个月重回“2时代”。此前市场普遍预计,7月CPI同比涨幅有望连续第4个月处于“1时代”。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20家机构对7月CPI同比涨幅的平均预测值为1.9%,最小值为1.5%。
具体来看,各大类商品及服务消费中,食品烟酒涨幅最小,上涨1%,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其他七大类价格均同比上涨,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居住价格涨幅最大,分别上涨4.6%、3%和2.4%;教育文化和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3%和1.6%,衣着、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均上涨1.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表示,在7月2.1%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而从环比看,暑假出行高峰,需求增加,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14.5%、7.9%和2.2%,三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是CPI上涨的主要原因。
此外,猪肉价格也是拉动CPI上涨的原因之一,7月猪肉价格受周期性恢复影响,环比上涨2.9%,涨幅比上月扩大1.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德期货宏观战略研究中心总监寇宁分析认为,猪肉价格回升,主要是受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农户主动去库存的影响,并非通胀预期回升的表现。而在生猪存栏没有增长的情况下,猪肉价格及由此拉动CPI的回升,预计仅为通胀阶段性的反弹,不会形成趋势性的上涨。
受7月CPI突破预期影响,有评论指出下半年通胀压力可能上涨。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目前CPI总体形势较为平稳,未来CPI缺乏显著反弹的动力,从翘尾因素来看,7月之后将显著回落。因此下半年通胀水平大幅上涨的可能较小,预计下半年CPI同比涨幅会在2%左右。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指出,当前整体背景仍是经济承压、消费走弱,而政策上去杠杆的大方向也并未转变,这意味着总需求仍将趋于回落,制约通胀上行力度,近期贸易摩擦和汇率贬值也带来涨价担忧,实际影响尚待观察,整体上年内通胀压力不大。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明看来,中美贸易摩擦虽然会对通胀产生一定影响,但基本在可控范围内,未来需要进一步观察贸易摩擦规模是否会继续扩大。整体来看,下半年国内通胀压力有限。不过,白明进一步表示:“虽然下半年通胀压力不大,但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成为影响通胀的因素之一。”

- 2月物价呈现结构性变化 专家预计全年CPI前高后低2020 / 03 / 11
- CPI重回“2时代”!物价还会继续涨吗2019 / 04 / 12
- 多机构预测:1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1.7%到1.8%2019 / 02 / 11
- CPI四年来首“破2”意味着什么?略有上涨 总体平稳2019 / 01 / 11
- 油价下行致去年12月份 CPI与PPI同比涨幅回落2019 / 01 / 1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