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央行为何选择在此时宣布降准消息?背后有何深意?又将为哪些人带来利好呢?
为何此时?
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次降准,此前1月、4月和7月分别下调过银行准备金率。
本次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也就是说本次降准释放的资金高达12000亿。且本轮降准的幅度很大,原来一般是0.5%,现在是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这次降准1个百分点,涉及到的资金大约是1.2万亿人民币,其中部分是用来对冲10月15日将要到期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大约是4千多亿,所以可能净投放的话,一次性的净投放是7千亿到8千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节假日期间,外围市场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由于美债收益率不断攀升,美股开始出现抛售,而港股跌幅更大,欧洲和其他亚太股市也普遍出现下跌,给A股节后开盘造成很大压力。央行降准无疑是场“及时雨”,可以抵消外围市场下跌的压力,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延续节前反弹走势。
有何深意?
央行还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此次降准的原因,中金公司此前研报指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亟需提高,央行也有进一步降准的空间,以推动货币供应扩张。7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及货币乘数的回升显示央行通过降准来支持货币供应扩张的努力。央行在2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第一个“专栏”中指出,中国特有的情况是存款准备金率较高,而降准会在降低基础货币增速的同时支持银行间流动性扩张。
兴业研究指出,10月13日将有4515亿MLF到期,10月16日将有150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二者合计回笼资金6015亿。因此,如果10月降准并置换MLF既不会使资金面出现过大的波动,又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期限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
对谁有利?
央行表示,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
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王勇: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服务的是面向中小企业,所以这次降准是结构性的、流动性的一个配置,让更多的资金是流向中小企业,为我们稳经济、稳就业做出重要贡献。

- 央行投放资金基本传导至实体经济2018 / 11 / 13
- 央行降准今日落地 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2018 / 10 / 15
- 哈央行下调2019年GDP增长预期至2.6%2018 / 09 / 05
- 央行开展5020亿元1年期MLF操作2018 / 07 / 24
- 央行提升防控金融风险地位2018 / 02 / 07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