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市场带来7500亿元新增资金的年内第四次降准,从今日(10月15日)起正式落地。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Wind数据显示,本周(10月13日-19日)将有451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另有1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无逆回购到期。除去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部分,本次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这也是今年央行第四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此前,央行分别在年初进行过普惠金融定向降准、4月降准置换MLF以及7月降准用于支持 “债转股”项目执行和鼓励小微企业贷款。
而在宣布降准后,央行认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因而在上周的公开市场上连歇五天,未进行任何操作,净回笼1600亿。
尽管如此,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持续走低。以上海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为例,除隔夜和7天期shibor利率在10月12日小幅走高外,其余期限利率连续五个交易日下挫。
“不操作是预期中的,上旬资金面本身就没有什么扰动因素,关键还是中下旬,预计到时会恢复逆回购对冲。”沪上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称。
中金公司指出,鉴于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余额高达9.26万亿元,其中超过 6000 亿元于 10 月到期,降准对流动性的最终影响可能并不如新闻报道的那样“直观”。此外,在去年 10 月缴税季,财政存款猛增1.05万亿元,直接压制基础货币投放——换句话说,降准的实际影响也取决于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注入/回笼的流动性的规模。从理论上讲,仅缴税回收的流动性规模要高于(旨在对冲税期的)7500 亿元流动性投放。
虽然前两年资金面都在四季度出现了超预期紧张的情况,不过市场对今年的情况并未过分担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报告中认为,由于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低评级债券信用利差仍高、表外融资风险得到一定的控制,流动性收紧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了防范宏观杠杆率再度抬升,流动性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有限。预计第四季度资金面将维持当前合理充裕的水平。

- 央行投放资金基本传导至实体经济2018 / 11 / 13
- 三问央行降准:为何此时?有何深意?对谁有利?2018 / 10 / 09
- 哈央行下调2019年GDP增长预期至2.6%2018 / 09 / 05
- 央行开展5020亿元1年期MLF操作2018 / 07 / 24
- 央行提升防控金融风险地位2018 / 02 / 07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