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城市能源
扎根天山脚下 挑战世界性难题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公司宽沟煤矿安全生产副矿长张传玖
2019-11-07 17:49  · 来源: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扎根新疆的神新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重组后的国家能源集团领导下,与新疆人民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煤矿都在山区,在地域广袤的新疆,矿井更是延深至戈壁荒野深处,远离城市的繁华喧闹,寂寞而荒凉。

  张传玖,这个从四川走来的80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煤炭行业,扎根于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公司宽沟煤矿,为新疆的发展、为国家能源集团肩上的三大责任,默默坚守在寂寞而荒凉的矿区,为全矿600余职工守护着“安全生产”这道无形的大门,为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贡献着全部的力量。

  一

  宽沟煤矿是国家能源集团在新疆投资建设的一座现代化矿井,矿井位于昌吉州呼图壁县雀尔沟镇以南省道S101(国防公路)94.5公里处,距离呼图壁县70公里,距离乌鲁木齐市140公里。矿区位于呼图壁县雀尔沟镇宽沟13号井田境内,天山北麓的中低山区,地表地形复杂,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东西长9.7km,南北宽3.15km,面积为21.0125km2,开采深度标高由+1450m至+923m。是自治区境内现有为数不多的大型整装井田之一,倾角12°~18°,煤种为31号不粘煤。煤炭原煤灰份平均为8.69%,磷平均为0.036%,全硫平均为0.25%,发热量平均为29.91MJ/kg,是具有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和高发热量的良好的生活及动力用煤,处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间位置,为助力“乌-昌-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宽沟煤矿是典型的倾斜冲击煤层、水文条件复杂、高瓦斯和自然环境恶劣的“高风险”矿井。

  2007年7月,进入宽沟煤矿的第一天起,担任生产科技术员的张传玖便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师傅踏踏实实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将理论基础落到实处,从实践中再次升华到理论。

 

  在一年又一年的坚守中,在一天又一天的实践中,张传玖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求贤如渴的公司给了他应有的荣誉:

  2008年荣获宽沟煤矿、神新公司“基建先进个人”、“技术骨干”;

  2009年荣获宽沟煤矿、神新公司“基建先进个人”、“技术骨干”;

  2010年荣获神新公司“青年技术能手”、“技术骨干”;

  2011年荣获神新公司“劳动模范”、“十佳”科技青年创新能手;

  2012年荣获神新公司“劳动模范”、神新能源公司科技青年创新能手

  敢想敢干的张传玖,具有着年青人的闯劲与创新思维,一篇又一篇的论文在重要期刊发表并不断获得奖项。

  2011年2月“一次浅埋采场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研究”刊发在《煤炭科技》;

  2012年5月“宽沟煤矿冲击地压的影响因数分析及防治技术” 刊发在《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

  2012年5月“强冲击煤层综采工作面微震活动分析研究”刊发在《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

  2012年“浅埋深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刊发在《煤炭学报》上;

  2012年论文《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在冲击地压准备工作面的应用》收录在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论文集《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

 

  张传玖也从基层技术员,一步一步走向成熟,2013年2月担任了宽沟煤矿安全生产副矿长,分管宽沟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及冲击地压防治。

  

  这位80后副矿长,时刻谨记“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用心呵护珍惜着每位矿工兄弟的生命,体恤着每个矿工家属的牵挂与担心。沉下心、俯下身,求真务实,淡泊名利,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带领着大家夯实安全生产这道闸门。

  自集团公司推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来,各矿普遍存在对体系,为使全员尽快掌握“新标准”各项审核指标,张传玖同志身先士卒,亲自准备授课材料,组织全矿技术员以上管理干部一起“学标准”“找方法”,努力将自己对体系研究和理解尽数传授于所有学员。经全矿职工的共同努力,2015-2018年连续四年度均达到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集团、神新能源公司风险预控体系审核二级标准。

  为使每周开展的安全综合大检查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切实达到“不留死角”“标本兼治”的效果,张传玖同志亲自组织每一期的检查分工会,并且每次都将自己分配到路线长、涉及专业广的检查小组,2018年全矿共计组织各类综合检查128次,查出安全隐患问题2595条,已整改2543条、整改中52条、整改率98%。

  从煤矿事故致因理论看,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本要素,而其最根本的是人,思想认识不到位是安全生产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张传玖同志时常要求从思想意识上入手,不断加强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员工遵章守纪意识教育,特别是三季度以来公司出台《董事长二号令》、《安全生产禁令(第二版)》及《禁令考核管理办法》后,指导安全部出台了《第二版安全生产禁令全员贯彻学习实施方案》,同时全面细致梳理各生产作业环节出现的高频次及习惯性人员不安全行为。2018年共查处38起不安全行为(同比减少24%),停工学习12人次,考核51100元。

  通过以上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提升管理、现场的不断实施落实,确保了矿井原煤生产任务的完成,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既定目标。

  张传玖的论文更是硕果累累。

  2013年9月《强冲击煤层综采工作面微震活动分析研究》获第八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优秀论文奖,并荣获第八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4年7月“宽沟煤矿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刊发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中;

  2014年12月“宽沟煤矿应力演化及覆岩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收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届安全生产优秀科技论文集(并荣获二等奖);

  2015年5月“基于强冲击坚硬顶板特厚煤层条件下防冲技术研究”刊发在《工业技术 》;

  2016年8月“宽沟煤矿W1121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研究”获第十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优秀论文奖;

  2017年3月,“浅埋近距煤层群坚硬顶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三

  冲击地压防治在采矿行业称为世界难题。宽沟煤矿全体员工,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工作这一主题,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经营销售压力,克服了冲击地压防控、工作面封闭、主井皮带更换、瓦斯气体管控、生产接续紧张、商品煤价格低、经营压力大等诸多不利因素,重点加强强化现场监督监管,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推进安全生产,2017年安全状况总体平稳,截至2019年03月18日,宽沟矿已安全生产3065天,实现了“零死亡”的安全目标。通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体系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践应用,该矿实现了矿井安全高效回采,累计生产原煤2200万吨,实现经济收入3.8亿元。为行业示范引领的潜在效益预计达到20亿元。

  新疆作为祖国的能源大通道和大后方,是“西电东送”的起点,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煤矿冲击地压治理及研究方面,从无到有、从学习到创新、从联合科研单位到自主研究分析,张传玖技术团队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根本落脚点,经过长期的冲击地压防治成套技术体系研究,已经突破重重困难,攻克了技术难题,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走在了全国前沿。

  探索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实现了“矿井区域监测-局部重点监测-点监测”的冲击地压综合监测预警体系,通过阶段性监测,分析数据,确定了各项监测设备预警指标。在全疆乃至全国煤矿在该领域做出示范引领的表率。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走在了全疆的最前沿,开启了新疆片区冲击地压防治这一全新技术的先河。通过对浅埋坚硬顶板近距离煤层群冲击地压的研究和治理,弥补了浅埋深倾斜煤层冲击地压防治成套技术,填写了全国在浅埋倾斜煤层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的空白。

     这位80后副矿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品质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和基层职工的赞誉。

  2012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论文二等奖;

  201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优秀论文;

  2014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届安全生产科技论文二等奖;

  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获得神华集团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2015年荣获第十届全国煤炭工业优秀论文奖;

  2016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6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2017年获得国家能源集团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2017年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7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8年获得国家能源集团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神新能源安全卫士。

  面对成绩和荣誉,他常说“成绩是大家的,我只做了该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个安全生产如履薄冰的高危行业,他将一如既往地默默守护在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