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城市能源
两会声音 | 刘伟委员: 加快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020-05-28 11:16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朱妍 张胜杰  · 责编:城市能源

  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的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提出“在新基建投资大热的背景下调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建议。 

  刘伟认为,我国应研究出台建设“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加快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大脑”相当于城市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空天地一体化、5G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一个城市信息模型和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 

  刘伟指出,“城市大脑”作为城市的中枢神经系统,不仅是整个城市数字孪生系统,而且是高效的人机交互系统,不仅是面向政府的“城市大脑”决策指挥中心,也是面向企业、公众的公共服务系统。面对新型智慧城市各行各业系统众多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特别是这次疫情危机,每个城市迫切需要一个像“城市大脑”的“统一控制中心和指挥决策中心”。 

  据悉,智慧城市建设最初是由工信部基于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产业发展角度着手推动,科学技术部基于科技研发和应用示范角度参与,住建部从城市建设和数字城市发展演进角度参与,之后国家发改委又从经济转型、社会发展角度参与,也有民政部门基于社区建设、社会参与、社会建设角度参与,各相关部门都从不同角度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我们首先要从体制层面进行城市治理结构与治理规则深层次的变革,真正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高效协同全景式的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引领,促进数据互联互通。通过规划,建立各个领域的规划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刘伟认为。 

  刘伟建议,早期以建立交通大脑、公安大脑、应急大脑、医疗大脑为突破口,搭建首期大脑平台,初步实现“城市大脑”在交通、公共安全、应急、公共卫生等领域率先统一落地。之后再逐步完善“城市大脑”功能,拓展到文旅、环保、社区等民生领域,不断提升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运用效能,推动“城市大脑”的全面深化应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刘伟同时指出,政府应以开放心态允许市场在更大的空间里试错,我国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模式应该逐步从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此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还应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实现核心科技的自主知识产权。 

  “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产’为主导,即企业为主导;建议优选出一批全国“城市大脑”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建设‘城市大脑’,推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发展芯片、传感器、云平台、基础软件、行业软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软硬件,实现‘城市大脑’建设的安全可控。“刘伟指出。 

  (责编:张胜杰)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