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城市能源
新疆投资集团:全民战“疫”中的国企力量
2020-08-02 05:06  · 来源:新投集团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不松懈,一手抓稳定发展不放松。以实际行动诠释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疫情卷土重来,国企坚守展现责任担当 

  716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刚参会回来的新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健第一时间召集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室负责人,召开了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传达自治区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部署。王健要求集团公司立即成立落实疫情防控做好生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并亲自挂帅担任组长。为保障企业运转正常,各部室的党员干部们挺身而出,自愿报名值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做好生产经营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新投集团党委把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生产经营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健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值班值守,坚持每天通过电话、视频会议等方式及时调度、研判、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询问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领导小组成员都按照职责分工,坚持值班值守,加强督查督办,抓好分管落实。企业二级及以下公司分层分级成立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统一调度,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同时,各生产型企业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化底线思维,做好应急预案,为企业正常运营保驾护航。 

  重视员工健康,安全生产保障企业发展 

  新投集团下属全资(控股)企业12家,其中乌鲁木齐市6家、昌吉州3家、喀什地区2家、克拉玛依市1家。共有干部职工5891人,目前乌鲁木齐市512人、其他地州4748人、其他省(直辖市)631人;在岗5299人,在岗率达到89.95%。保持企业高效运转,员工的健康状况就成了关键。为保证企业内部不发生疫情,最大程度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新投集团系统内企业对近期往返过乌市人员及时进行核酸检测,按照属地防控要求居家隔离34人。 

  新投集团在成立落实疫情防控做好生产经营工作小组后,于717日、718日、720日三次召开疫情防控暨生产经营视频调度会,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在得知地处南疆喀什地区的新投鸽业公司缺乏防疫物资时,当即为新投鸽业调运口罩5000支,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新投集团为保障下属企业有序生产,不因疫情原因阻断生产经营,紧急从外部采购医用口罩10万支,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工作。同时还要求各企业防控期间,加大生产车间人员进出管控,减少人员与外部接触;同时员工工作交流群中,及时发布防范提醒、卫生防护知识。目前新投集团下属企业蓝山屯河、新投康佳、天龙矿业等实体企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实现了不停工、不减速。 

  奋斗正在当时,决胜疫情防疫狙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人参与,人人防控,各条战线都是主力军,疫情防控更需要万千普通人的共同努力。乌鲁木齐市因疫情再次按下了暂停键,驻地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踊跃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没有豪言壮语,默默无闻地冲锋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努力守护着我们的美好家园。他们是普通的后勤服务人员,他们是岗位上的基层员工,他们是带头值守的企业负责人,他们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国企员工的责任与担当。 

  不忘初心,方能不负重托。新投集团广大党员干部们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大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排头兵”,筑牢了抗击疫情的健康防线。我们有信心战胜这次疫情,就像赢得料峭寒冬的那场战斗一样,决战必胜,也迎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春天。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