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首堆进入腾飞倒计时
2019-04-23 16:18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实习记者 张胜杰  · 责编:城市能源

  4202351分,伴随着现场“主螺栓全部预紧”的口令反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正式完成“龙骨”堆内构件安装、流致振动试验传感器堆内安装、“龙躯”压力容器扣盖、“龙首”一体化堆顶结构就位四大重要安装操作步骤,圆满完成了反应堆冷试前的最后一大关键节点。这标志着压力容器扣盖工作顺利完成,保证了后续冷态功能试验如期开始。自此,“华龙一号”首堆腾飞在望。 

  “华龙一号”的核心技术诞生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满足国内和国际最先进的核电法规标准。其中,核动力院反应堆结构设计研创团队在近20年的研发过程中创下了中国核动力技术的多个“第一次”,设计研制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一体化堆顶等多个关键设备,实现了对“卡脖子”技术的重点突破。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反应堆结构设备的正式安装于2018年初,主设备压力容器于2018117日被正式提升至核岛16.5m平台,并于128日实现顺利吊装就位。随后,经过半年充分准备,反应堆堆内构件于629日成功完成第一次入堆,实现了与“龙躯”压力容器的精密配合,最亲密接触距离只有0.25毫米。

  “华龙一号”若要顺利“腾飞”,核反应堆的安全至关重要。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厚厚的不锈钢躯壳将核裂变反应重重包裹,外界无法看到内部的状态。如何确保堆内构件在冷却剂高速冲击下万无一失,就需以堆内构件流致振动试验的方式对关键结构部位全面地分析、测量和检查。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给朱紫国国王看病,用了奇妙的“悬丝诊脉”,而堆内构件流致振动试验就是科研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华龙一号”的“悬丝诊脉”。 

  今年415日晚9点,堆内构件最后一次吊入压力容器,并顺利完成了对中工作;418日晚,堆内构件流致振动试验用传感器的安装、布线工作全部完成;419日,核岛环吊吊起“龙首”一体化堆顶结构,将压力容器顶盖缓缓降落在压力容器上方;随后,整体式螺栓拉伸机就位,将60根粗壮的主螺栓顺次旋入拧紧,于4202351分,扣盖工作宣告成功。  

  至此,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反应堆结构安装工作暂告一段落,整个反应堆一回路将进入不装核燃料的冷态功能试验阶段。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