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
智能发展|施耐德电气助力用户领跑能源新时代
2018-07-13 15:04  ·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作者:  · 责编:刘文颖

  赋能数字化未来,施耐德电气助力用户领跑能源新时代 

  中国电力新闻网 记者 于海江 

  “面对一个更加电气化、数字化、分散化和低碳化的时代,施耐德电气正在加快转型步伐,从趋势中探索机遇并创造更多可能性,积极响应‘能源新世界’的需求。”施耐德电气能源事业部战略与市场副总裁张宗明日前在于杭州举办的“赋能数字化转型——2018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接受中电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

  施耐德电气于去年发布了“数字化领导者”和“行业应用专家”两大关键举措,并依托基于物联网的EcoStruxureTM,不断加快拥抱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步伐,顺应市场需求,强化数字化服务业务,为用户与合作伙伴为用户与合作伙伴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从能源层面来看,施耐德电气将充分把握国家能源长期规划带来的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智慧能源的号召,积极开展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等创新实践,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推动能源转型。”张宗明介绍。

  施耐德电气能源事业部战略与市场副总裁张宗明

  创新驱动 全面提升数字化体验 

  面对配电企业和用户对电网可靠性、灵活性、数字化的更高需求,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基于信息技术(IT)和运营技术(OT)的融合,并新增了包括移动、传感、云、分析在内的物联网特性,是专门面向配电的开放且安全的架构。EcoStruxure电网 (EcoStruxure Grid)通过设备的互联互通,以实现更智能的运营,推动由互联互通的产品,到边缘控制,以及应用、分析与服务三个层面的创新。“在‘3D+E’的能源新世界中,EcoStruxure Grid将帮助配电领域创造更高效运营,优化资产管理,加速数字化转型。”张宗明表示。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施耐德电气主要通过两个阶段实现。第一是在建造阶段。施耐德电气认为,要实现“能源新世界”的愿景,必须要用高可靠性的产品来适应各种不一样的环境,比如施耐德电气Premset中压开关柜不但可完全适应沿海地区,由于采用固体绝缘技术,当到达高海拔地区时,亦不会膨胀或缩小,同样适应。第二是运行阶段。建造之后,设备接下来更长的时间是在运行的阶段。

  在运行的阶段,又有三个关键部分。第一部分是可视化。以整个配网角度来看,因为点多、线长、设备量巨大,所以很多用户对于自己的用电状态并不了解。而施耐德电气从中压到低压全部产品都是互联互通的,所以从环网柜开始,到变压器,甚至到用户端,可以基于算法,将复杂网络的拓扑自动描述,找到非技术性线损的部分,这将提高企业在资产效率上的竞争力。

  第二部分是智能化。施耐德电气的智能化将同时为调度和运维服务。在施耐德电气规划的新一代产品中,其智能环网柜(Smart RMU)可以在电缆头安装无线绝缘传感器,实现提前预警,当设备发生异常的时候,运维人员可以提前知晓。同时,采用抽屉式的设计,运维人员只要带一个抽屉去,随时插拔,将现场维护时间大幅度缩小。   

  第三部分是系统化。施耐德电气新一代配网自动化智能终端Easergy T300,可以实现快速的故障定位,大概30秒时间内就可以定位故障并排除。

  “总结而言,在运行阶段,我们要带给客户的第一个是可视化;第二个是智能预警;第三个,是系统层面更加快速聪明的环网治愈性,所以不管是在现场、在设备还是在系统的管理上,用户都能够有不一样的体验和价值。“张宗明表示。

  多拳组合 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数字经济下,国家大力推动配电网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一方面,用户更加注重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数字化体验;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对更加专业可靠的运维技术,精准高效的资产管理,以及对低损耗经济运行提出迫切需求。配电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箭在弦上。然而,但转型绝非易事。在向高智能化转型时,不仅涉及点网络的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还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法规和运营环境。

  作为中压配电和能源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纲要,并凭借在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领域拥有的丰富洞察与实践,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将为配电企业智能电网建设和数字化创新提供切实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10年间,施耐德电气的研发投资不断增长,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针对中国市场,施耐德电气研发部门秉承“在中国,为中国(China for China)”原则,贴近中国市场,洞察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并根据本地客户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缩短研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并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定价。施耐德电气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确保在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带来最佳创新成果。

  此外,施耐德电气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领域拥有丰富的洞察与实践。虽然目前微电网已有许多成功实施的实例,但是想要推动微电网的快速大规模的实现,还需要使用新的工具和精确的方法来确定微电网的参数,进行具体设计计算,并针对高效实施展开研究。

  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是施耐德电气的服务宗旨。张宗明介绍,下半年,施耐德电气会更加关注增量配网、微电网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我们将总体秉持如何通过IT技术去赋能OT,有效助力行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这也和我们的两大转型举措紧密相关。”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