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深圳供电局印发了《关于落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举措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提出全力服务大湾区发展的85项具体措施,全力服务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强国城市范例”。
《方案》逐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南方电网公司关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举措》(以下简称《26条重点举措》),涵盖了电网建设、创新发展、加强深港互联互通等领域的重点工作,为深圳供电局进一步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启动“十四五”智能电网规划 到2020年自愈运行线路不少于2000条
《26条重点举措》提出,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将率先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智能电网,支撑大湾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和智慧城市群建设。据预测,到2035年深圳负荷将达到3350万千瓦。《方案》提出,到2020年,深圳城市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低于0.5小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深圳供电局将以2035年电力专项规划为引领开展“十四五”智能电网规划,将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融入电网规划中,全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2019—2020年投产79项输变电工程,新增1629万千伏安输变电容量,进一步做优做强主配网。
电网智能化是世界一流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今年,深圳供电局将实现不少于500条线路的自愈运行,为加快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提供有力支撑。“自愈技术能自动判断线路故障并快速定位、快速复电。”深圳供电局系统运行部电网自动化部主管黄颖祺表示,单条线路的平均故障复电时间将由此从2.5小时大幅降低到1分钟以内。据悉,到2020年,该局自愈运行线路将不少于2000条。
“我们今年会努力提高配网自动化有效覆盖率,从去年的3%提高到50.5%。”黄颖祺介绍,“电网故障就像人生病一样,但我们在电网‘生病’的时候,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定位故障并智能隔离,让非故障区域客户在短时间内用上电,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减少停电影响。”
加强深港电力互联 全面提升对港供电能力
“我们正在研究建立深港电力企业间的交流机制,与香港的高校、科研机构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深圳供电局创新及科技部主任章彬表示,“我们将围绕智慧调度、智慧运维、人工智能、智慧客服、电能质量、电动汽车及综合能源、超导、直流配电等核心技术领域组建公司级重点研发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科技创新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据悉,2018—2020年,该局在大湾区电网科技研发投入将超过20亿元,聚焦大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建成面向直流配用电、电能质量、综合能源、电动汽车和柔性配用电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和系统集成的工程实验室,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形成一批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进一步加强深港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深圳对香港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目前,深圳正加紧完成关键线路防风评估及整改,对接香港中电防风标准,线路防风能力提升至抵御200年一遇台风,预计今年6月份可完成原塔位加固及基础加固,至2020年底完成全部铁塔更换。
《方案》指出,“十三五”期间,深圳将投产220千伏民田输变电工程、220千伏经贸至水贝线路工程等电网项目;“十四五”期间,将投产500千伏皇岗输变电工程,全面提升对港供电能力及现有联网线路的相互供电支援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 离开分布式谈智能电网不可取2019 / 07 / 17
- 智能电网发展有助我国能源转型2019 / 07 / 05
- 冬奥相关电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19 / 06 / 21
- 智能电网建设迎来黄金期 8只业绩预喜股受机构青睐2019 / 01 / 29
- 南网“五者”“三商”新战略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2019 / 01 / 24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