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全国各电力交易机构注册的合格市场主体约8.29万家,较2017年底增长超30%。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还在继续推进中。
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10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据孟玮介绍,在去年实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全覆盖的基础上,2018年陆续核定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区域电网输电价格,以及24条跨省跨区专项输电工程输电价格,累计核减电网企业准许收入约600亿元。
准许收入,指的是由政府或监管机构预先核定的、用来计算输配电价的电网公司的收入。输配电价是指销售电价中包含的输配电成本,实际上就是电网公司的收入。
输配电价改革之前,电网公司通过挣取电力的购销差价来实现盈利。输配电价改革后,则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核定独立、明晰的电网输配电价和准许总收入。用户或售电主体按照其接入的电网电压等级所对应的输配电价支付费用。
作为电改的有效配套基础,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建设必不可缺。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电力交易机构,电力交易机构基本组建完成。
其中,云南、山西等八省(区)组建了股份制交易机构;北京、广州两个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组建完成,成立了全国电力交易机构联盟,形成业务范围从省(区)到区域、从区域到全国的完整组织体系。
据发改委统计,截至2018年上半年,在全国各电力交易机构注册的合格市场主体约8.29万家,较2017年底增长约2万家,增幅超过30%。
今年8月底,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按照多元制衡的原则对电力交易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非电网企业资本股比应不低于20%,并鼓励按照非电网企业资本占股50%左右完善股权结构。
孟玮表示,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
在售电侧市场竞争机制建设方面,截至今年8月,全国在电力交易机构注册的售电公司达3600家左右。
孟玮称,目前正在开展三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共有试点项目320个,不少试点项目已投入运营,在引入社会资本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显著提高了配电网运营效率,改善了供电服务质量。
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是新一轮电力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放开发用电计划,则是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前提条件。
根据发改委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8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6%。其中,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电量6656亿千瓦时,为工商企业减少电费支出约259亿元;跨区跨省市场化交易电量14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
今年7月,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明确要求扩大市场主体参与,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提出2018年放开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四个行业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
这意味着,这四大行业的电力用户可选择与各类型发电企业开展市场化交易,双方可自主协商确定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而不需要遵循此前的发用电计划和目录定价。经计算,上述行业发用电计划放开、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后,可至少节约用电成本约130亿元。
今年8月,南方电力现货市场已启动试运行,孟玮指出,这在建设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信号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电改全面加速破垄断迎新高潮2019 / 07 / 11
- 互联网电力交易撮合平台应需而生2018 / 12 / 06
- 两部门发文鼓励非电网企业资本 入股电力交易机构2018 / 09 / 06
- 推动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引入非电资本将全面启动2018 / 09 / 05
- 两部委发文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非电网企业资本股比应不低于20%2018 / 09 / 04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