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电网
中巴能源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互利性
电力、新能源、油气、镍电池、数字经济等合作潜力巨大
2019-05-22 22:06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王旭辉  · 责编:王旭辉

   522日,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主办、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十五周年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解析经贸关系走势 加强中巴企业合作 改善投资营商环境 推介重点领域商机”为主题,旨在加强两国企业间的对话与合作,促进中巴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巴西联邦共和国副总统汉密尔顿·莫朗出席会议并指出,中国是巴西经济复苏过程当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对巴西的投资额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对于巴西经济长期向好尤为重要。此外,与会企业家代表也纷纷表示,中国和巴西产业互补性、互利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国网将在巴西寻求新能源等合作机会 

  “国网在巴西有120亿美元的投资,中石化、三峡等企业在巴西的投资也很活跃,巴西已成为中国在拉美地区投资的最重要区域。中国和巴西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相互有需求,‘一带一路’和巴西的‘投资伙伴计划’非常契合,这些共同的利益和增长的潜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指出。 

  据了解,国网在巴西投资合作了多个项目,先后收购巴西CPFL公司的部分股权和巴西14家输电特许权公司全部股权,中标巴西特里斯皮尔斯流域水电送出等项目。其中,最典型的国网凭借特高压的领先技术,分别于20142月和20157月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站送出一期、二期两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是该公司在海外中标并实施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典范。 

  对于未来的合作,中巴企业家委员会中方委员会代理主席、国网董事长寇伟表示:“巴西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旺盛,中巴在能源资源、能源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互利性,合作前景广阔。下一步,我们将秉承共赢互利的原则,稳健运营好在巴项目,不断提升现有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和安全供电能力;深化电网投资建设合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项目建设,并积极参与新的输电项目和新能源开发项目;加强能源转型发展交流,围绕能源互联网建设,与巴方同行互学互鉴,推动双方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油气、镍电池等领域合作潜力大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巴西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和经济伙伴,其中在油气领域,2018年,中国是巴西第五大原油出口国,双方炼油技术、交流合作日益频繁。 

  巴西石油公司中国区负责人达蒂亚娜·罗西多介绍:“目前中国和巴西贸易主要在货物的进出口方面,但在投资领域,双方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特别是能源、油气。其中,油气是巴西政府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领域,开展了特许经营权转让、国有油气拍卖等合作,同时这个领域发展比较稳定、法制比较完善,已吸引其他外资的注意。” 

  “中巴双方贸易合作的互补性显示出优势,有很多合作机遇,中国对巴西的需求不仅限于铁矿石,如镍,双方也加强了合作。”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中国区总裁塞尔吉奥·埃斯佩奇也介绍,“发展镍电池、新科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双方企业家代表认为,新兴领域具有创新性,应该创新合作机制, 

  达蒂亚娜·罗西多认为:“新的合作领域,如可替代能源、数字化经济等,许多都是中国企业提出的,这些新领域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合作机制。如很多中国企业希望在巴西合作数字化经济,因此政府需要优化、创新政策,不应拘泥于现有的合作机制,以释放这些合作潜力。” 

  建议双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参会的双方企业界代表多次表示,巴西的税收政策等需进一步完善,汇率需要稳定,才能有助于双方进一步合作。 

  以能源领域为例,蒂亚娜·罗西多指出:“长期看来,双方拓展油气方面的合作,需要更自由的法律;另外就是汇率稳定的问题,油气、能源需要大量密集资本,因此汇率稳定非常重要,必须要克服这些问题,用长远眼光看基础领域合作。” 

  对此,中巴企业家委员会巴方委员会主席、巴西前驻华大使卡斯特罗·内维斯解释:“过去,中巴双方开展电力合作,就是优化了一些机制、政策的结果。欢迎中国企业继续加大在巴能源领域的投资,也希望中国企业能够进入到巴西更多领域中,使中巴企业的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好地创新合作渠道。” 

   此外,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振洲、奇瑞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冯平等双方企业代表也纷纷表示,中巴双向投资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以提升产能合作机遇。 

  对于上述建议,寇伟表示,中巴企业家委员会将配合中巴多双边协调磋商机制,反映企业合作的呼声和建议,持续改善中巴经贸政策环境;加强信息交流和能力培训,推介普及中巴双向投资涉及的各类法律政策知识;举办精品会展活动,开拓新的贸易投资增长点,务实推进项目洽谈和实施;汇聚企业力量,突出机制特色,提高专业平台的实效和价值。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法律、税收、汇率等政策机制的完善,将开创中巴经贸投资合作的新篇章。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