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国内首条35千伏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上海开工。这是高温超导电缆输电技术在国内的首次商业化应用。该项目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100%,并填补多项国际标准空白,标志着我国在高温超导输电领域已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高温超导输电是当前电力行业最具革命性意义的工程技术之一。高温超导,是在相对于绝对零度而言的接近零下200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下,利用超导材料特性,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于零电阻、电能传输接近于零损耗,从而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高温超导输电损耗低、容量大、体积小、无污染。一般来说,35千伏超导电缆相当于传统220千伏电缆的输送容量,可以替代4~6条相同电压等级的传统电缆,节省70%的地下管廊空间,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十分适合将大容量电能直接输送到城市中心区域。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型城市电力负荷密度不断提升,但受制于输电通道资源有限,城市中心电网“卡脖子”现象日益突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此次开展的国产化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建设,将为破解城市中心电网负荷“过热”的矛盾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小通道大容量”的输电模式将有助于在上海中心区域打造可靠性高、环境友好、资源友好的城市能源互联网。
此项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是国家电网与上海市共同开展的科技产业战略合作成果之一。项目选址位于上海市中心徐家汇地区,联结两座220千伏变电站,总长度约1.2千米,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的全商业化运行35千伏超导电缆工程。
据了解,示范工程敷设的超导电缆核心采用二三十根0.4毫米厚的第二代超导带材。材料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完全实现国产化。除了在装备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外,示范工程还在全程排管敷设工艺及系统运维稳定性等方面融入创新突破,并在国际上引领多项技术标准制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材料处处长蒋玮认为:“示范工程的建成,将为全面、系统验证自主高温超导技术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与电网耦合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积累第一手的数据和经验,为推进高温超导材料在智能电网改造中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成为上海前沿新材料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典型范例。”作为上海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目前年产值超过2500亿元,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分之一。他表示,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是新材料应用与电网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这种产业结合模式有力推动了我国超导材料从实验到实用的跨越,也将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重要的支撑。

- 日本藤仓开发出输电损失减至原来1/4的超导电缆2013 / 06 / 03
- LS电缆开发全球首个直流超导电缆2013 / 05 / 16
- 高温超导电缆通过专家验收2013 / 05 / 10
- 我研制出世界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电缆2013 / 04 / 19
- 德国埃森市铺设世界上最长超导电缆2013 / 04 / 09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