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丨 曾经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把电网比作人体,二次系统就相当于神经。处理二次系统故障缺陷,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必须找准病灶、消除病根。今年46岁的李元安,正是这样一位为电网保驾护航的“全科医生”。
作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临沂分部变电检修班副班长,1995年从学校毕业后,李元安就一直扎根在二次专业。25年来,他干遍了继电保护、直流、自动化等与二次相关的所有专业,参与了从10千伏到1000千伏所有电压等级的二次系统建设和改造,在不断的给设备“治病”的手术中练就了高超的“医术”。
跑出来的“老中医”
刚参加工作时,年轻的李元安看着老师傅如同医生一样,拿着万用表、螺丝刀,量一量,转一转,故障缺陷手到病除,心里特别羡慕。老师傅告诉他,现场是提高“医术”最快的地方。
两年多时间里,他跑遍了所有变电站,见识了所有工作现场和异常处置,这些宝贵经验也逐渐成为他处理隐患缺陷的“治病良方”。2002年8月19日,日照站主变突发“冷却器故障”信号,现场同事查了大半天,就是没找到原因。主变油温已升到80多℃,“发烧”时间再长,就可能损坏变压器。
当时,李元安正好在该站调试保护装置,听到症状,感觉和自己的一张“处方”很像,就判断故障原因是回路接地。现场一排查,症结正是在此。同事们开玩笑说,李元安处理设备缺陷,都赶上多年的“老中医”了。
李元安在检查设备仪表,确认故障位置。隗茂春/摄
跨专业的“大手术”
2012年,检修公司开展沂蒙500千伏变电站全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作为山东最早的超高压变电站,沂蒙站自动化系统不具备远方操作功能,对全站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要动“大手术”。
为顺利完成“手术”,李元安和同事们连续一个月吃住在站上,边学边干,终于完成第一台“手术”。但在对“术后设备”进行遥控测试时,后台遥控开关刀闸却始终没有反应!凭着“全科医生”的经验,李元安敏锐地感到,病因应该是五防规约与新后台不匹配。于是,他赶到后台认真对照编码,确认了诊断结果。重新修改规约后,设备终于“痊愈”。
首台手术成功,让他对自动化专业掌握更加深刻,也具备了当二次和自动化专业“全科医生”的能力,他所在的变电检修班成为该公司第一个二次、自动化全能班组。
抬出来的“新疗法”
2013年,李元安所在班组承担了沂蒙站更换配电柜工作。当时,有个屏柜重达1.3吨。在现场,李元安和几个同事试着一起抬,结果屏柜纹丝不动。如何“对症下药”,让他琢磨了一下午。
从现场回单位的路上,他突然看到修车店里的“门型吊”。屏柜高度、保护室空间大小、门型吊结构立刻在李元安脑子里汇成一个“新疗法”,他马上绘制草图,并连夜把门型吊赶制出来,在现场一用,效果立竿见影。这个名叫“万向可移动行吊”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际质量大会铂金奖,这也是国际质量大会上的最高奖项。

- 天水供电加快推进“党建+配农网工程”2020 / 04 / 28
- 中石油去年净赚456亿 上游增储上产成效明显2020 / 03 / 27
- “村里的葵花油卖出去了!”2020 / 03 / 26
- 沁水县供电跟踪服务 保扶贫项目快速复工2020 / 03 / 21
- 武威供电为5.22万客户减免电费近3181万元2020 / 03 / 13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