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电网
坚强电网保障上党崛起
2020-07-15 20:01  · 来源:  · 作者:张潜  · 责编:王旭辉

  中国能源网丨  长治古称上党,是全国典型老工业城市。近年来,长治市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摆在重要位置,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腾笼换鸟,提质增效,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企业落户长治,也对长治电网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经济提速发展的要求,国网山西长治供电公司加快电网建设,主动服务。可靠供电、优质服务水平随着经济的腾飞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建设坚强电网  

  力当国民经济保障者 

  624日上午10时,太郑铁路山西段首座10千伏配电所襄垣东10千伏配电所受电启动,为确保太郑高铁年底开通创造了有利条件。 

  太郑高速铁路是山西和河南两省一起规划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线全长358.76千米,建成后将会给周边地区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太郑高铁供电配套工程建设的“步伐”。为了保障太郑高铁用电需求,长治供电公司将配套工程作为复工复产后的第一批工程开工建设,合理规划施工周期,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增加施工队伍人数。疫情期间,各生产厂家普遍存在材料不全、复工不足、物流不通的供应难题,工作人员逆行而上,远赴省外设备厂家所在地进行沟通协调,保障施工建设进度。 

  这一边,太郑高铁配套“战场”如火如荼,另一头,特高压建设鏕战正酣,潞光、漳泽、鑫光电厂特高压输出工程紧锣密鼓进行,长治供电公司主动推进政企联动,做好属地协调等前期工作。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完成供电保障工程,原本2个月的工期却20天内完成,只为广大群众如期享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长治地区电网建设工程在施工的黄金期,大干特干,加紧干。 

  此外,长治市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切实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转型发展蹄急步稳,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2020年,长治电网投资约11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电能保障。 

  主动担当作为 

  争做能源革命践行者 

  617日,山西省电力公司与长治市人民政府签署《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了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 

  长期以来,煤炭都是长治的支柱产业。然而,对煤炭的过度依赖也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带来产业结构单一等弊端。2016年,山西省制定了资源型经济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长治成为山西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的探路者和领军者之一。 

  430日,长治供电公司2020年“清洁供暖”确村确户,将有5.1万户享受清洁安全的电采暖。513日,在长治供电公司的一力促成下,山西省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与长治市喜耕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长治市首个市场化、规模化的综合能源项目,在全省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529日,长治市2020年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山西唯美诺众创空间成功送电。至此,长治地区已有电动汽车充电站542个充电车位,基本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作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全国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长治市除了在传统能源上做“减法”,重点挖掘本地的光照和风力资源,发展光伏电站、风电场,在清洁能源上做“加法”。其中,电不仅是转型的奠基者,更成为转型的重要参与者。 

  优化服务机制 

  甘为美好生活服务者 

  71日,在长治供电公司的配合和专业指导下,长治市高新区5G电子智造基地10千伏配电所成功送电。 

  长治市高新区是山西省第二座国家级高新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9年,高新区启动5G电子智造基地项目,计划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精尖项目,通过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产业链绿色集约化水平。目前,山西中然智曙事业有限公司、山西中微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京凯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美格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精尖企业已经签约入驻。 

  为保障园区建设顺利推进,长治供电公司将服务关口前移,积极与政府、规划部门和园区沟通,使电网建设规划与园区建设规划相结合。同时,开辟园区服务绿色通道,及时补录供电方案中涉及的电网改造项目到项目库中并加紧推进施工,使电网建设与园区建设保持同步。 

  在业扩报装工作中,长治供电公司以“党建+阳光业扩”为抓手,推动服务标准化、办电便利化、资源可视化、信息透明化、管控常态化的“五化”措施,建立由党员牵头的客户服务经理制,负责客户项目全流程办理追踪,及时跟进解决客户办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企业“零趟跑、快送电”,基本形成基建、技改、业扩配套统一支撑的业扩接入项目管理体系,为工业园区的跨越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