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核雾染”说法不可信
2014-12-05 16:29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雾霾;核雾染;放射性元素;粉尘颗粒;空气分子;铀矿资源;中国科协;电离;说法;内蒙古
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核学会的专家撰文说,近期,有文章称华北雾霾与内蒙古伴有铀类放射性元素的煤炭利用,以及内蒙古大营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铀矿资源有关。称终日不散的雾霾是因为燃煤排放的放射性铀粉尘电离大量的空气分子和粉尘颗粒所致,从而引出了“核雾染”的说法。
专家认为,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辐射无处不在。天然辐射来源于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和地壳本身。我国公众所受辐射照射平均约每年3.1毫希,其中0.36毫希来自宇宙射线,其他2.74毫希来源于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
铀是天然放射性物质中的一种,天然铀中99.3%是铀-238,其半衰期长达到四十多亿年,也就是说其放射性很小。空气中铀的浓度极低,吸入铀、钍系(除氡、钍射气外)所有核素产生的剂量每年约6微希,仅占总剂量的五百分之一。人类在天然辐射环境中繁衍生息和发展,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各种射线的辐射。天然铀产生的照射占总剂量的份额小于千分之一,是不可能对健康有影响的。
我国煤中铀的含量平均为每千克130贝可,北京为每千克121贝可,最高的是新疆,为千克951贝可。我国土壤中铀的含量平均为每千克81贝可,最低的是北京,为每千克40贝可,最高的是广东省,为每千克145贝可。由此可见,雾霾频发的北京,其煤中铀浓度不高,土壤中铀浓度则是最低的。可见雾霾与空气中铀浓度是不相关的。
专家指出,“核雾染”的说法没有任何事实和科学根据。雾霾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共同研究和论证,但将雾霾和辐射联系在一起则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可凝结颗粒物治理技术和标准待确立2019 / 10 / 12
- 专家:中国如何打赢 雾霾治理战?2019 / 04 / 01
- 治雾霾: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2018 / 03 / 13
- 终端能源清洁替代大幕开启2017 / 03 / 31
- 李克强:设立雾霾专项基金 蓝天不应成奢侈品2017 / 03 / 16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
- 【乘潮涌之势 偕强者前行】第...
- 中新社国是论坛召开:为后疫...
- 重塑“智慧企业”愿景 SAP全...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
- “数聚引领赋智电力”第四届...
- 天业集团召开2020年“安全生...
- 助力打造“风电产业之都”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