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核电
华龙一号提交英国监管机构审查
—核电产业需遵循发展框架
2017-01-13 17:02  ·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核电技术作为我国继高铁之后的又一张名片,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打开海外市场的另一个高端装备产品。而有望在英国落地的“华龙一号”,目前受到英国核监管办公室的审查——这一举措直接关系着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能否在英国投运,不过源于对这项技术的看好,目前大家都比较乐观。

  “华龙一号”采用的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此前并无使用案例,因此英国核安全监管对新核电厂通用设计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性都会进行全面评估。

  其实不仅仅是英国,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在陆续将煤炭清退出历史舞台,而低碳清洁能源尤其是核电已经成为不错的选择,这也是当下我国核电企业瞄准海外市场的主要动力。

  眼下,我国核电行业龙头中广核已经先后与英国政府、法国电力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随着我国核电企业海外投资的加速,产业链相关环节也将会充分享受这一红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核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的分析,我国核电产业结构如今已经逐步完善,形成了以业主企业、核电站设计方、核电设备供应商、施工建设方与后期运营管理方为主的大体框架。

  目前在我国,只有中广可、中电投、中核具备控股核电站的资质。因此使得在运营环节一直处于寡头垄断状态,投资者进入壁垒较高。

  设计方面,也是由三大核电公司或其旗下子公司进行参与,投资者可遵循这一脉络进行梳理,采取合作、咨询等方式进行布局。

  在核电设备供应方面,主要参与者是供应链上的众多企业。而施工建设则被中国核建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小投资者想要分一杯羹,可以依托自身的施工经验、成本控制、项目管理等优势,在某一个方向上与中国核建集团展开业务竞争。

  总体来看,核电行业的利润较为丰厚,不过各个环节有所不同。目前国产化率较低的零部件等具有较高的利润(约为50%),核电设备约为30%,施工建造利润率较低,只有10%左右,而核电站运营的利润率则有望达到40%。

  显然,在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下游的运营管理环节,值得大多数投资者进行布局。但是要知道,同风电一样,我国核电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依旧是消纳的问题,下游需求不足导致核电站开工率下降,需要投资者格外注意。

  因此,只有在核电站运营商进行创新,开拓出更适应市场的核电销售模式,才能有效带动产业的发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