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核电
回顾创业历程 传承奋斗精神 展望未来发展
“一堆一器”建成60周年暨68周年院庆主题座谈活动召开
2018-09-28 12:10  · 来源:  · 作者:  · 责编:卢奇秀

  中国能源网丨9月27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举办建成60周年暨68周年院庆主题座谈活动。此次主题座谈活动也是原子能院纪念“一堆一器”建成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会上,原子能院院长万钢发表《不忘建堆建器初心,牢记强军兴核使命为打造世界领先水平的核科研基地而努力奋斗》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了“一堆一器”的发展历程、历史贡献,总结了“一堆一器”的经验启示。 

  1958年6月,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原子能院建成。9月27日,国务院在原子能院隆重举行“一堆一器”移交生产典礼。“一堆一器”的建成,不仅为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核工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条件。《人民日报》文章评论称“它们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一堆一器”建成后,我国核科学研究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有了显著提升。原子能院科研人员充分利用堆、器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并取得了大量成果。 

  围绕“一堆一器”,原子能院开展了核裂变测量、核数据测量、核反应研究等大量工作。根据国防事业需要,原子能院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为“两弹一艇”成功研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提供了装料和装料的关键数据,研制了点火中子源,突破了钚生产堆燃料组件等关键技术。在第一颗氢弹研制方面,完成了为氢弹技术路线选择起到“定向”作用的轻核反应关键数据研究,为攻克氢弹材料氚的生产工艺提供了重要依据。以重水反应堆为基础,建成“东风3号”零功率反应堆,专门用于核潜艇堆模拟实验,并提供了第一批实验数据一堆一器”还提供了第一艘核潜艇的启动中子源,完成第一个船用动力堆初步设计,完成核潜艇堆物理、热工水力、燃料元件、压力容器等研究与试验。 

  改革开放以来,原子能院贯彻“保军转民”方针,把重点转向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方面,为同位素生产和应用、核电起步和发展、核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10月利用重水反应堆生产了第一批33种放射性同位素,开创我国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新纪元,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历史;1978年利用回旋加速器研制了57Co、109Cd、67Ga等多种缺中子同位素;建成我国第一条钼-锝生产线。1978年建成我国第一座元件材料热室,为开展核电站燃料元件及材料辐照后性能检验及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1991年为秦山核电站研制了启动中子源;1995年完成秦山核电站燃料小组件加深燃耗辐照考验,为燃料元件国产化、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可靠数据。在基础研究及核技术应用方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子散射研究室、第一个中子活化分析实验室。 

   1984年和2007年,回旋加速器和重水反应堆先后完成的历史使命,光荣退役。“一堆一器”不仅是我国核科技发展的象征,更是精神和文化的象征。2018年6月28日,“一堆一器”入选首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 

   “一堆一器”的发展,形成了原子能院反应堆和加速器的研发、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行能力,“一堆一器”获得了新的生命,已发展壮大为现在的“多堆多器”,设施不断升级,能力不断提升。 

  以第一座重水反应堆为起点,原子能院1964年自主建成我国第一座游泳池式反应堆(49-2堆),该堆于2017年12月成功实现连续供热168小时,目前泳池堆供热示范工程已全面启动;1984年自主建成我国第一座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原型微堆),随后相继在国内建造5座、出口5座,2017年8月圆满完成加纳微堆低浓化改造,实现了习近平主席在核安全峰会上提出的“加纳模式”,为世界防核扩散事业作出积极贡献;1992年以改建后的第一座重水堆为参照堆,援助阿尔及利亚建成15MW多用途重水研究堆,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目前正在进行该堆的升级改造工程;2010年,自主研发设计建成一座多用途、高性能研究堆——中国先进研究堆,其主要技术指标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为我国核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平台;2010年建成我国首座快堆——中国实验快堆,目前国家重大工程项目——600MW示范快堆已土建开工,原子能院负责核岛主工艺及相关辅助系统设计。 

  从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出发,原子能院1963年建成2.5MeV质子静电加速器;1987年建成北京HI-13串列静电加速器,按国家实验室对外开放,使我国拥有了一个国际水平的精密核物理基础和应用研究平台;1996年研制成功3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以此为基础建设了我国第一个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基地,填补了我国加速器生产同位素的空白;2007年自主设计研制我国首台高能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2017年主导制定我国首个通用核仪器领域国际标准,2018年首次出口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实现中核集团加速器海外市场零突破;2014年自主研制的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建成出束,成为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面向癌症治疗重大需求,原子能院正在研发的230MeV回旋加速器已完成全部关键部件研制,开始总装测试;在建的锦屏深地实验用高压加速器,其中400kV高压加速器主体建造完成并首次地面出束,该装置运行后将成为国际地下实验室中流强最高的加速器。 

   “一堆一器”建成后,原子能院科研人员自主开展了“一堆一器”升级改造,并进行了一系列配套实验终端的建设,比如在101堆上建成了燃料组件堆内考验高温高压回路和多个中子散射谱仪;中国先进研究堆,陆续增加了中子散射谱仪,并在2017年4月建成国际高水平的冷中子源系统;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进行了全面的国产化升级,并通过串列升级工程对其“穿靴戴帽”,成为我国首个ISOL装置。  

  围绕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原子能院在国内率先开展加速器驱动的洁净核能系统(ADS)研究,先后建成了“启明星”一号、二号零功率装置,目前正与中科院合作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IADS建设;围绕核科学前沿研究,我院创新性提出引出新堆裂变束流并再次打靶加速,以此产生高强度丰中子核束,建设北京ISOL重大装置,实现我院在堆-器结合发展方面的又一重大应用;围绕核能材料研发,在重大专项支持下,原子能院正在引进建设我国第一台重离子超导加速器,它与中国实验快堆结合,将构建我国先进核能材料辐照考验的综合性平台。 

  目前,原子能院已建成的中国实验快堆、乏燃料后处理实验设施,和正在建设的MOX热室,以及原子能院参与研发并建在四〇四厂的MOX燃料实验线和中试厂,一起搭建起实验验证规模的闭式核燃料循环研发平台,使原子能院成为先进核能系统的技术主导。 

  会后,原子能院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主磁铁、中国实验快堆、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等核设施,以及“一堆一器”建成60周年主题纪念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