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夏的家电旺季中,节能产品无疑成为市场的主流,受到消费者追捧。然而伴随着节能概念满天飞,产品节能性能真实与否,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1晚1度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然而近日,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让空调节能概念风波四起,企业被业内广泛质疑以实验室数据进行虚假宣传。而与此同时,类似标语迅速在节能产品中蔓延开来,部分家电企业甚至启用李连杰等明星拍摄广告片,高调宣传新品的“1度到天明”概念。
在这个概念爆炸、虚实难辨的时代,家电产品的“高效节能”产品的是真实,还是谎言?
在中国市场上,“概念”就是有着这样的魔力,任何流行现象都能够迅速被“克隆”并火爆各个角落。记者走访北京各大家电卖场,“1晚1度电”的类似标语正在家电企业节能新品身上得到快速复制。
空调“1晚仅需1度电”是否真的可行?“买一台试一试,拿电表量一量。就这么简单。老百姓用出来是什么效果,那就是真相。”一位空调技术专家告诉记者。
实际,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已有消费者在购买节能空调实际操作后发现每晚的用电量需9度,超出厂家宣传的“1晚1度电”8倍之多。节能产品风波再起,“1晚1度电”被指夸大宣传,企业随即开口称检测过关。
号称节能的企业纷纷晒出其相关型号的节能产品分别通过了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等国内四大检测机构的检测证明。
然而,笔者曾分别致电这四家检测机构,相关人士均不予评价,只称:“确实已通过检测,但不适用所有环境。”
据了解,在实际送检的样品中,相关检测部门出具的结果也只针对该样品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达到的技术水平。并不能说明该技术可以在客观环境中广泛适用。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动地球。’每个人都说我可以翘起地球,但却忽略了这根杠杆必须足够长。
“1晚1度电”、“零度不结冰的冰箱”……眼下,一系列宣传我们耳熟能详,却让普通百姓难辨识真假,大呼“节能新品天天有,陷阱何其多”。
笔者了解到,实际目前节能产品真正的技术含量较少,尚处于打“概念牌”阶段。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大部分商家为了迎合政府政策,以及市场消费者,纷纷亮出节能环保标签,但其真实性值得消费者深思。■记者 贾 丽

- 实施领跑者计划 机械工业将全面推行绿色制造2016 / 06 / 15
- 中央财政400亿元用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2013 / 07 / 25
- 16亿节能资金被挪用冒领 评:须加强公众监督2013 / 06 / 24
- 中国通用机械市场面临巨大节能减排压力2016 / 06 / 24
- 中国企业在埃及举办发布会 推出多款新能源产品2014 / 12 / 17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