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天津市列出治理时间表,到2016年年底,彻底解决1143个工业生产废水直排污染问题,全市92个工业废水渗坑(塘)得到妥善治理,达到水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监测全覆盖。
天津官方此次将1143个工业生产废水直排污染源和92个存贮工业废水渗坑列为治理重点,通过“关、停、迁、治”方法治理直排污染环境工业企业,从源头上解决其污染问题。对存贮工业废水的渗坑(塘)实现“规范处置、安全填垫、生态恢复”,消除其污染影响。
据了解,在该市治理1143家有工业废水直排的企业中,今年年底前,将取缔现有的92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造纸、小电镀等“十五小”企业;293家污染排放不达标或没有环保手续的违法工业企业必须停产整治,时限为3个月至一年。届时,仍不能通过环保验收的工业企业通过关闭、迁入园区或接入污水处理厂、实施深度治理等途径彻底解决工业废水问题。
天津官方强调,2015年年底前,84家企业必须按时迁入工业园区,并拆除排污口;52家企业通过更高的技术设施建设和再生回用。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2016年年底前,321家企业必须全部实现并管,接入污水处理厂;301家工业企业实施深度治理工程,排水达到相应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质量标准。
此外,在治理工业废水渗坑(塘)中,2014年年底前,完成全市92个存贮工业废水的渗坑(塘)内污水无害化处理。2015年年底前完成全部92个坑(塘)底泥处置、土壤修复和土地再利用后评估等工作。在该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排放口和直接将废水排入环境的重点企业排污口,全部建设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
天津市在实施这些措施的同时,还将严格准入环保标准,一是停止审批工业园区外新改扩建有工业污染排放的项目。二是工业园区内新改扩建项目审批必须实行总量前置,就是新企业不批给污染排放量,必须购置老企业的污染总量才能上马。三是未完成治理的工业园区实行园区限批。

- 我国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2018 / 04 / 11
- 产业整合拉开序幕工业废水治理勾勒千亿增量空间2016 / 10 / 27
- 环保行业加码继续 工业废水治理老树开花2016 / 09 / 09
- 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行业洗牌即将到来2016 / 05 / 12
- 江西出台一批生态环境地方标准2019 / 08 / 0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