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物修复技术,也称生物恢复、生物整治等,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和方法来治理污染土壤使其恢复其正常功能的途径。
狭义的土壤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土壤中有害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的无机物(C02和H20)或其他无害物质的过程。通常就把这种技术称为土壤的生物修复;广义的土壤生物修复包括利用土壤中的各种生物-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一)土壤生物修复的局限性
生物修复技术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生物不能降解所有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由于污染物的难降解性、不溶性以及与土壤腐殖质或泥土结合在一起,常常使生物修复不能进行。
(2)这一技术在应用时要对污染地点和存在的污染物进行详细考察,如在一 些低渗透的土壤中可能不宜使用生物修复,因为这类土壤或在这类土壤中的注水井会由于细菌生长过多而阻塞。
(3)特定的微生物只降解特定类型的化学物质,状态稍有变化的化合物就可能不会被同一微生物酶所破坏。
(4)这一技术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因为微生物活性受温度、氧气、 水分、pH值等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与物理法、化学法相比,这一技术治理污染土壤的时间相对较长。
(5)有些情况下,生物修复不能将污染物全部去除,当污染物浓度太低,不足以维持降解细菌的群落时,残余的污染物就会留在土壤中。
(二)土壤生物修复的原则
尽管生物修复技术多种多样,生物修复的地点千差万别,但它必须遵循3个原则,即使用适合的微生物、在适合的地点和适合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1)适合的微生物是指具有生理和代谢能力并能降解污染物的细菌和真菌。 在许多情况下,修复位点处就有降解微生物存在,如果在反应器内处理高浓度有毒污染物,则需要加入外源微生物。
(2)适合的地点是指要有污染物和合适的微生物相接触的地点,如在表层土壤中存在的降解苯微生物是无法降解位于蓄水层中的苯系污染物,只有抽取污染水到地面在地上生物反应器内处理,或将合适的微生物引入污染的蓄水层中处理。
(3)适合的环境条件是指要控制或改变环境条件,使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活动处于最佳状态。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无机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电子受体(氧气、硝酸盐和硫酸盐)和pH值等。
原标题:土壤生物修复的局限性与原则

- 美生物能源研究聚焦微生物与成像工具2018 / 06 / 20
- 长庆微生物处理油泥技术规模化应用见成效2017 / 09 / 26
- 全国政协常委陈绍军:将微生物资源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2017 / 03 / 04
- 我国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及现状2016 / 07 / 29
- 英开发微生物燃料电池 可将咖啡废料转化为电能2018 / 10 / 2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