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节能环保
垃圾焚烧行业集中度提升 上市企业概况一览
2016-10-13 09:16  · 来源:南方财富网  · 作者:  · 责编:节能环保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去年城镇垃圾无害处理率90%,其中,垃圾焚烧在无害化实际处理中占比达到29%,近年来呈现连续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在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方面,国内已经投入189亿元,而去年全年投入为292亿元。

  垃圾焚烧行业集中度提升 2020年投资可达千亿 

  根据E20研究院的统计,截至2014年5月末,我国垃圾焚烧总处理能力(含已运营、在建、拟建以及已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项目)达31.00万吨/日;其中位居行业前五名的企业处理能力合计为13.08万吨/日,市场份额达40%以上,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2015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23.3万吨/日,2020年将达到40万吨/日。运营方面,至2015年底,城镇垃圾处理的年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210亿元,焚烧的年市场运营规模将达到60亿-120亿元,至2020年,垃圾焚烧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当前最符合实际需求的垃圾处理方式将在未来五年中进一步得到快速推广。当前无害化处理技术方面垃圾焚烧占比为35%,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100%;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据此计算,相关项目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

  “我们预计,到2020年,垃圾焚烧总能力将超过51万吨/日。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期间,项目建设规模大约将会翻一番。”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说。

  业界普遍认为垃圾焚烧发电市场体制经过10多年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实际上,把成本控制到最优状态,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任何一个从业者都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和环境监管,如何打破现有体制实行市场化的源头分类无疑将是实现循环经济重点所在。

  从产业链来看,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上游为各类设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相关设备的生产与销售;中游为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咨询及施工企业,主要提供设备安装、技术支持以及工程建设服务;下游是投资运营企业,专门负责项目开拓以及运营等。

1

  垃圾焚烧发电A股上市公司概况 

  随着市场进一步呈现集约化趋势,专业运营商的竞争优势(爱基,净值,资讯)越发凸显,地方产能将大概率被行业龙头企业整合,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未来具有核心技术研发、设备研制、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垃圾处理概念股:

  富春环保:杭州地区最大的环保公用型垃圾发电热电企业,主要从事垃圾发电、热电联产业务,承担了街道以及企业的供热任务。

  华光股份:垃圾焚烧锅炉、余热锅炉、IGCC气化炉三大品种。国内垃圾焚烧炉制造龙头企业,国内200吨/天以上垃圾焚烧锅炉国内占有率第一。

  东湖高新:经营火电厂脱硫设施运营,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瀚蓝环境:主营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泰达股份:主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秸秆焚烧发电、垃圾综合填埋业务。

  哈投股份:参股哈尔滨最大的发电、供电企业,建设了哈尔滨垃圾焚烧发电厂——东北三省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使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城投控股:国内规模最大的环境服务专业公司之一,提供城市生活垃圾中转运输、填埋和焚烧处理的全方位、综合性服务。

  山鹰纸业:公司拥有固体垃圾焚烧技术及废物综合利用的非专利技术,坚持以废纸为主要原料,主导产品箱纸板和瓦楞原纸属于包装用纸板。

  广州发展:公司成立了新能源业务部门,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在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煤气化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业务领域的研究。

  深圳能源:以垃圾处理产业为依托,积极发展能源环保产业,集团垃圾日处理能力达7050吨,排放指标均达到欧盟标准,其中宝安垃圾发电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待深圳南山二期、东部项目等筹建项目建成后,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21800吨。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