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推进清洁取暖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比例仍仅为34%,距离国家规划的“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70%”的目标依然遥远。清洁取暖不能简单依赖“煤改气”及“煤改电”,应坚持综合施策,着力供暖系统的全面升级。
这是日前于河北雄安新区举办的2018国际清洁取暖峰会暨工程应用展上,与会专家给出的判断和建议。
根据十部委2017年底共同发布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50%,替代散烧煤7400万吨;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70%,替代散烧煤1.5亿吨。
毋庸置疑,采用“煤改气”“煤改电”双替代,在推进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效果显著。但是与会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双替代”并不能完全解决清洁取暖问题。
为此,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谢秋野算了一笔账:我国北方地区城乡建筑取暖总面积约206亿平方米,如果全部“煤改气”,一年用气量约2000亿立方米,而2017年全社会用气量才2373亿立方米;如果全部“煤改电”,一年用电量约需2万亿度,而2017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一共才8695亿度。单从能源供应的层面看,已经困难重重,若再加上每年的财政补贴负担、安全等问题,未来的清洁取暖工作将面临更多挑战。
“必须着力供暖系统的全面升级。”谢秋野说,应采用天然气、电、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核能等多元清洁能源,作为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热源,并配以高效输配管网,节能建筑。
据谢秋野介绍,当前我国农村供暖综合能耗在27千克标煤/平方米左右,而节能建筑的供暖综合能耗仅为8.7千克标煤/平方米。农村取暖建筑中仅20%采取了一定保暖或节能措施。“边供热、边补贴、边散热”的现状,导致大量资源浪费。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工业余热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作为清洁取暖热源的重要补充。在雄安等新区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工业布局与居民供暖系统的统筹布局。工业余热有效利用,将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能源和财政开支。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强各部委之间的协作,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进清洁取暖规划的落实。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北方地区资源禀赋、供暖时长等特点,从实际出发,采用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等多种供暖方式,循序渐进地推动工作。”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说。

- 【开栏篇】做城市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忠实记录者2020 / 04 / 03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风会在京召开2020 / 01 / 15
- 城市清洁取暖成效受制于农村散煤管控2019 / 11 / 12
- 2019中国生物质清洁取暖及产业化发展(阳信)峰会召开2019 / 10 / 17
- 2019中国生物质清洁取暖及产业化发展(阳信)峰会即将召开2019 / 09 / 25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