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会展文字
第十六届中博会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对接会在广州召开
补齐中博会主题缺口,为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和产品供需搭建平台
2019-06-25 17:19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苏南  · 责编:王长尧

  中国能源网丨6月25日,第十六届中博会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对接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对接会由国家节能中心和中博会组委会秘书处主办,广东省节能中心、广东省节能协会、天津振威展览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对接会根据中博会“智能、智慧、智造、节能”主题中的“节能”主题,为充分发挥节能新技术在促进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推动解决节能技术应用中选择难、推广难、融资难、落地难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先进、适用、实用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服务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中的推广应用,形成节能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作为中博会的系列专场活动之一;同时,对接会开展了节能技术、产品与服务配套展示,展示面积2000㎡共109个标展,71家企业设展,其中3个特装展位。

  对接会补齐中博会主题缺口

  大会由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主持,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彭杨涵、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郑良辉、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事务局局长何佐贤出席大会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原校长张欣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原副巡视员、研究员周宏春等节能领域专家,节能技术改造需求企业、技术和服务供给企业,媒体记者等约500人参加对接会。

  记者了解到,对接会分为上午大会和下午五个分会。尤其是下午大会设置了工业锅炉及窑炉节能技术改造、动力机械节能技术改造、生产工艺节能技术改造、建筑领域节能技术改造、绿色融资和节能综合服务五个平行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节能技术改造需求和用能企业代表与33家节能技术和服务供给企业代表进行宣讲推介、咨询答疑、一对一洽谈沟通,并安排了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跟踪进行后续落地推进、融资等服务。

  “对接会契合“节能”的主题,补齐了中博会主题的缺口,成为本届中博会的亮点和特色活动之一。”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事务局局长何佐贤在欢迎辞中表示,中博会“小中见大、博览天下”,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解读、要素资源支持、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搭建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何佐贤介绍,中博会从创办以来,遵循“智能、智慧、智造、节能”,将节能一直作为办展的选题之一,之前与广东省节能协会合作连续举办中博会节能展。本次对接会对节能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务实举措,更是广大企业以及节能服务机构的一场思想盛宴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节能环保产业集聚

  何佐贤认为:“对接会以中博会为依托,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为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和产品的供需搭建了平台,为节能产业集聚发展创造了条件。”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表示,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和助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要方向。

  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省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节约尤其重要。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天参会的广东用能企业基本上都是能源消费大户,这些企业对提高能效水平、降低用能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视是广东省单位GDP能耗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先进水平的重要体现。 “多年来,广东省坚持促进降低单位GDP能耗,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全省经济平稳健康绿色发展。广东省的单位GDP能耗持续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郑良辉表示。

  促成协议项目落地生根

  史作廷表示,国家节能中心将大力推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节能技术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和发展节能技术供需对接平台,把节能技术改造供需对接服务这项多赢的工作深入推动下去,为节能技术与需求项目的对接提供有效的支撑,推动节能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市场价值。

  “中心将一如既往地与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希望共同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各地节能中心配合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促进达成协议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史作廷指出,二是达成意向的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单位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加快从意向协议向合同、从合同向落地的转化,实现切实有效的项目落地成果。三是各方面要继续深入挖掘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需求市场和节能潜力,促进节能技术更多的应用,提升行业整体节能水平。四是把节能技术对接工作常态化,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和配套服务,为促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