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分布式发电将在未来成为主流
2014-09-10 15:28  · 来源:新民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1895年,利用特斯拉的交流电技术,世界上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建成。发电站可以将电流传输到距离发电站35公里的法布罗市。直流电和交流电技术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奏,对交流电技术的应用则开启了地面电站从无到有的历史。当下,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沿,光伏革命对地面电站的影响将更进一步。

  投身清洁能源行业二十余年的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光伏革命对地面电站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电站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电站;另一方面,由于太阳能具有广泛和分散的特点,因此未来的电站将由集中走向分散。

  光伏电站的总体发展方向是由集中式光伏发电逐渐向分布式光伏发电过渡。基于这一判断,李河君认为,未来的世界将以分布式发电为主,大规模集中发电只是补充。不过,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初,大规模集中发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新能源革命的主力军和开路先锋的光伏发电,在替代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额高达544亿美元,超过德国的412亿美元、美国的34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这一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长66%。高盛公司等研究机构认为,虽然过去几年欧洲光伏市场占全球的70%,但今后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10年,国际光伏发电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0%,此前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能够拥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其中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绝对功不可没。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评价说,中国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对世界光伏的发展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中国企业下大力气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光伏组件成本和价格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光伏发电与常规电源的竞争力,赋予了市场快速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在光伏领域,薄膜化、柔性化是全球太阳能发展的未来和总趋势。为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出规划与部署,把薄膜太阳能先进技术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纳入“十三五”重大专项,通过以项目为依托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能源经济发展方式。

  去年末,李河君的首部作品《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出版发行,他在书中提到,若中国抢先进入光伏时代,我们就可以与300年来的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告别,我们会建立起以更高效、更快速发展、共享为特点的全新的工业方式和工业体系—光伏工业体系。

  当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新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太阳能利用,而太阳能利用的核心又将是光伏革命,光伏革命的战略方向是薄膜化、柔性化。在这个方面,中国的光伏技术、光伏企业、国家战略都已经领先世界。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