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2017-12-12 18:28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中国能源网丨今天(12月12日),由《中国能源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能源高峰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备受关注的“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在会上发布 

  “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活动是《中国能源报》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共同推出的针对新能源行业权威研究评价的大型公益活动,该活动自2011年始,已成功举办六届。 

  回首2016年,全球新能源产业投资继续处于高位,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增促使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产业企业并购重组加剧,产业发展呈现新的态势和特点。 

  受此影响,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的榜单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特别对以下七大特点进行了梳理总结。(完整榜单请详见文末图片) 

  另外,“2017新能源十大年度人物”也同时在会上揭幕,详情请参见稍后微信推送。 

  1、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首超十亿 

  2017年“500强”上榜企业最低营业收入再迈上一个新台阶,首次超越十亿元人民币大关,达到了11.85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500强”的7.58亿元提高了4.27亿元,企业入围门槛提升幅度是2016年1.33亿元的3.21倍。 

  图1给出了2012年至2017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企业最低营业收入情况即入围门槛。由图中可以看出,“500强”企业的入围门槛逐年稳步提高,近两年有加速提升之势。 

△ 图1 2012-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亿元人民币) 

  2017年“500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到33965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的30666亿元增加了3299(2016:+2337)亿元人民币。 

 图2 2012-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总营业收入(万亿元人民币) 

  图2给出了2012年至2017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历年的总营业收入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出,“500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呈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这与企业入围门槛的情况一致,都受益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增长。 

  2、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国家分布基本稳定 

  2017年 “500强”上榜企业分别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比2016年 “500强”少2个国家。其中,中国(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有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98家企业进入“500强”榜单,比去年(193家)增加5家,占39.6%,居首位; 

 图3 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国家分布 

  美国有GE Energy、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 、Valero Energy Corporation、Bunge 、First Solar 等 64 家企业进入“500强”榜单,比去年(65家)少1家,占12.8%,位居第二; 

  日本则有Panasonic Corporation、GS Yuasa Corporation、Toshiba Corporation、NSG Group等 58 家企业进入“500强”榜单,比去年(46家)增加12家,占11.6%,排名第三; 

  德国有Siemens AG、Enercon GmbH、Nordex SE等 35家企业进入“500强”榜单,与去年(35)持平,占7%,位居第四;韩国有LG Chem.、Samsung Sdi、Hanwha Q CELLS、OCI、SK等23家企业进入“500强”榜单,比去年(28家)少5家,占4.6%,位居第五;巴西、法国各有 12 家,各占2.4%,并列第六;印度、西班牙和芬兰各9家,各占1.8%,并列第八(见图3)。 

  3、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新兴市场国家追赶脚步趋缓 

  从上榜企业数看,2017“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上榜企业为253家比2016的250家增加了3家;发达国家上榜企业数为247家,比2016的250家减少了3家。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二者之间上榜企业数之比为1.02:1(上年则为1:1),新兴市场国家上榜企业数首次超越发达国家(见图4)。 

 图4 2012-2017“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数 

  从上榜企业规模来看,2017“500强”企业中,发达国家上榜企业营业总收入为20101亿元,比2016年的18327亿元增加1774亿元,约占 “500强”营业总收入的59.18%,比2016年的59.76%年减少了0.58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国家上榜企业总收入为13864亿元,比2016年的12339亿元增加了1525亿元,约占“500强”营业总收入的40.82%,比2016年的40.24%增加了0.58个百分点。 

 图5 2012-2017“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总营业收入(亿元) 

  图5给出了2012年至2017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的变化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2013年达到最大,随后二者之间的差距在2014—2016年间呈逐年加速减小趋势,而在2016-2017年间差距缩小趋势则大幅减缓。 

  发达国家企业总营业收入在2013年达到一个阶段性高点20883亿元,随后逐年减少直至2016年的阶段性低点18327亿元,而2017年则大幅增加,重上2万亿元大关;与此相反的是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总营业收入则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模式,并在2013达到低点7418亿元后开始逐年增加,并呈加速趋势。图6则给出了2012-2017 “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总营业收入占比情况。此图更直观地印证了上述趋势。 

 图6 2012-2017 “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总营业收入占比 

  以上结果是由于新能源产业中各行业发展阶段不同所引起的。2013年时,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光伏市场,而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光伏市场则处于起步阶段,这使得发达国家的光伏产业企业具备更强大的支撑,企业竞争力也更强,进入500强的企业也相对较多;而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光伏市场的快速崛起,其所在国企业的竞争力也相对增强,而反之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力则迅速下降(很多企业破产、重组),这使得500强企业格局也发生相应变动。 

  这两年来,储能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在相关技术及市场上发展比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除外)更成熟、快速,相关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发展优势, 这使得500强中发达国家储能企业增长要比新兴市场国家要快要多。因此,总体上就表现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追赶脚步相对放缓。 

  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企业欧洲近乎停滞 

  自2015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首次在入围的企业数和其总营业收入额上被亚洲全面超越后,欧洲近两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每况愈下,今年更是近乎停滞不前。 

 图7 2012-2017“500强”亚洲、欧洲企业数及其占比对比 

  图7给出了2012-2017“500强”中亚洲、欧洲企业数及其占比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出,自2013年之后,欧洲企业数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今年更是只有111(2013:155)家企业入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亚洲入选企业数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今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91家,占58.2%,牢牢占据首位。 

 图8 2012-2017“500强”亚洲、欧洲企业营业收入及其占比对比 

  图8给出了2012-2017“500强”中亚洲、欧洲企业总营业收入及其占比情况。与入选企业数微微有所不同的是,欧洲企业总营业收入在2015年的低点之后,近两年开始缓慢增长,2017达到9290(2016:9211)亿元,比2016年略微增加了79亿元;但是,从占比看却是从2016的30.04%下滑到了27.35%,下降了2.69百分点。 

  而亚洲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其入选企业的总营业收入额与企业数一样,自2013年以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今年更是达到了16771(2016:14336)亿元,比2016年增加2435(2016:+3683)亿元,占“500强”总营收额49.38%(2016:46.75%),接近半壁江山。 

  显然,不管是从上榜企业数、企业总营业收入,还是从上榜企业数增加值和总营业收入增加值来看,亚洲新能源产业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而欧洲则相反处于半停滞状态甚至是萎缩状态,这也使得亚洲的优势更加明显。 

  5、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企业营收突破万亿 

  2017“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 198 家,比去年(2016:193家)增加5家。中国入选企业数依旧占据绝对优势,远多于排名第二的美国(64家)和排名第三的日本(58家)。 

 图9 2012-2017 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企业总营业收入(亿元) 

  从收入规模看,中国入选企业总营业收入达 10940(2016:991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也是全球唯一一个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国家比去年增加1025(2016:+3041)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55.25(2016:51.37)亿元,比去年增加3.88(2015:+10.99)亿元。图9给出了2012-2017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企业总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出,在2013年的低点之后,500强中国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一路上涨,今年更是突破了万亿元大关,这主要是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特别是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加和近两年储能电池的快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企业产业发展地域特征明显 

  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产业发展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表1给出了2017“500强”企业的产业洲际分布情况。由表中可以看出,从企业数上看,多元产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太阳能企业则主要在亚洲;储能企业也主要是在亚洲;生物质能企业则相对均衡,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和南美洲;风能企业主要在亚洲、欧洲;而地热能企业则主要在北美洲。图10则更清晰的展示了这一点。 

 表1 2017“500强”企业产业企业数洲际分布情况 

  从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看(见表4、图10),多元产业企业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太阳能企业主要在亚洲;生物质能则主要在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储能企业主要在亚洲;风能企业主要在欧洲;地热能企业主要在北美洲。 

 图10 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企业产业企业数洲际分布占比图 

  从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看(见表2、图11),多元产业企业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太阳能企业主要在亚洲;生物质能则主要在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储能企业主要在亚洲;风能企业主要在欧洲;地热能企业主要在北美洲。 

 表2 2017“500强”企业产业营业收入洲际分布情况 

 图11 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企业产业营收洲际分布占比图 

  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企业产业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开始呈现出太阳能、生物质能、储能和风能四足鼎立的基本格局而不是之前的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三足鼎立格局,产业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入选企业数量来看,2017“500强”企业中从事太阳能、生物质能、储能和风能及开展多元化经营但是以太阳能、生物质能、储能和风能为主的企业(下简称:多元产业企业)共有498家与2016年持平,占“500强”的99.9%。其中,多元产业企业为189(2016:188)家,太阳能企业117(2016:147)家,生物质能企业55(2016:56)家,储能电池企业93(2016:60)家,风能企业44(2016: 47)家,其余两家均为地热能企业。 

 图12 2016、2017“500强”产业分布图(单位:亿元) 

  从收入规模来看,2017“500强”企业中从事太阳能、生物质能、储能、风能及多元产业企业的总营业收入33905(2016:3061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9.82%(2016:99.84%)。其中,多元产业企业总营业收入为13711(2016:14626)亿元(见图12),占总营业收入的40.37%(2016:47.69%)(见图13);太阳能企业为7808(2016:721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2.99%(2016:23.53%);生物质能企业为4614(2016:3529)亿元,占13.58%(2016:11.51%);储能电池企业为4060(2016:2327)亿元,占11.95%(2016:7.59%);风能企业为3713(2016:2922)亿元,占10.93%(2016:9.53%);地热能企业为60(2016:47)亿元,占0.18%(2016:0.15%)。 

 图13 2016、2017“500强”企业产业营收占比分布图 

  由以上结果可看出,储能产业不管是从营业总收入规模还是企业数上均已经超过风能,成为新能源产业的新增长极。这主要是这两年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图14给出了2012年至2017年“500强”中储能产业企业总营业收入和其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的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出,储能产业在经历前几年的平稳增长后,这两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这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带动的。 

  据统计,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售达到 77.4万辆,较2015年增长40%;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 

 图14 2012-2017“500强”储能产业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受新能源产业投资,各国产业政策变化不一的影响,2017“500强”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呈现出新特点: 

  企业入围门槛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中国新能源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突破万亿的国家;亚洲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继续扩大,而欧洲则处于停滞状态;新能源产业企业的地域分布特征十分明显,每个洲都有自己重点发展及相对优势的产业;储能电池产业成为新能源产业新的发展引擎,且产业呈现爆发式发展趋势。我们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储能电池产业将步入加速车道,其也必将成为新能源产业的龙头。 

  “2017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行榜 

排名 

公司 

国别 

1 

GE Energy 

美国 

2 

Panasonic Corporation 

日本 

3 

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4 

Vestas Wind Systems A.S. 

丹麦 

5 

Scottish and Southern Energy plc 

英国 

6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 

美国 

7 

Siemens AG 

德国 

8 

Copersucar S.A. 

巴西 

9 

Total S.A. 

法国 

10 

Gamesa Corporación Tecnologíca S.A. 

西班牙 

11 

Enercon GmbH 

德国 

12 

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13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中国 

14 

Enel Green Power S.P.A. 

意大利 

15 

Valero Energy Corporation 

美国 

16 

Ørsted A.S. 

丹麦 

17 

ABB Ltd. 

瑞士 

1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9 

Bunge Ltd. 

美国 

20 

Nordex SE 

德国 

21 

Engie Group 

法国 

22 

Green Plains Renewable Energy Inc. 

美国 

23 

LG Chem, Ltd. 

韩国 

24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5 

POET LLC 

美国 

26 

天能国际集团 

中国 

27 

GS Yuasa Corporation 

日本 

28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德国 

30 

First Solar Inc. 

美国 

31 

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32 

Toshiba Corporation 

日本 

33 

Samsung Sdi Co., Ltd. 

韩国 

34 

Neste Oil Oyj 

芬兰 

35 

NextEra Energy Inc. 

美国 

36 

Just Energy Group Inc. 

加拿大 

37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 

中国 

38 

中国国际能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39 

NSG group 

日本 

40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41 

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42 

ORIX Corporation 

日本 

43 

Sunpower Corporation 

美国 

44 

国电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5 

Iberdrola S.A. 

西班牙 

46 

Louis Dreyfus Commodities B.V. 

法国 

47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48 

Hanwha Q CELLS Co., Ltd. 

韩国 

49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50 

Royal Dutch Shell plc 

荷兰 

 

51 

OCI Company Ltd. 

韩国 

52 

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5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54 

TDK株式会社 

日本 

55 

EWE AG 

德国 

56 

Xcel Energy 

美国 

57 

Renewable Energy Group Inc. 

美国 

58 

Raízen Energia S.A. 

巴西 

59 

RWE International SE 

德国 

60 

Methanex Corporation 

加拿大 

61 

Sumitomo Corporation 

日本 

62 

DuPont 

美国 

63 

Kyocera Corporation 

日本 

64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65 

Acciona Energía S.A. 

西班牙 

66 

Suzlon Energy Ltd. 

印度 

67 

Energex Ltd. 

澳大利亚 

68 

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 

69 

EDP Renováveis S.A. 

葡萄牙 

70 

Amec Foster Wheeler plc 

英国 

71 

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 

美国 

72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73 

Metsä Group 

芬兰 

74 

Covanta Energy Corporation 

美国 

75 

Sony Corporation 

日本 

76 

Fuji Electric Co., Ltd. 

日本 

77 

BP Alternative Energy 

英国 

78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79 

Odebrecht Agroindustrial S.A. 

巴西 

80 

Elkem A.S. 

挪威 

81 

Energizer Holdings Inc. 

美国 

82 

Pacific Ethanol Inc. 

美国 

83 

Flint Hills Resources, LLC 

美国 

84 

Abengoa S.A. 

西班牙 

85 

Solar Danmark A.S. 

丹麦 

86 

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87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88 

NRG Energy Inc. 

美国 

89 

EDF Energies Nouvelles 

法国 

90 

E.ON Kraftwerke GmbH 

德国 

91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92 

Sharp Corporation 

日本 

93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9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95 

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96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美国 

97 

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98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日本 

99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00 

Showa Denko K.K. 

日本 

 

101 

Asahi Kasei Corporation 

日本 

102 

顺风国际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 

103 

Noble Group 

巴西 

104 

Metso Corporation 

芬兰 

105 

MVV Energie AG 

德国 

106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07 

Wacker Chemie AG 

德国 

108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09 

LM Wind Power Group 

丹麦 

110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 

111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112 

Cargill Inc. 

美国 

113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中国 

114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15 

Cosan Ltd. 

巴西 

116 

UPM-Kymmene Oyj 

芬兰 

117 

Solar Frontier K.K. 

日本 

1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19 

Atlantica Yield plc 

英国 

1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21 

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122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23 

Tereos Group 

法国 

124 

NEC Energy Devices, Ltd. 

日本 

125 

Johnson Controls Inc. 

美国 

126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德国 

127 

BayWa R.E. 

德国 

128 

Delta Energy Systems GmbH 

中国 

129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30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31 

中美矽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32 

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33 

Albemarle Corporation 

美国 

134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 

13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美国 

136 

Heraeus Materials Technology GmbH & Co. KG 

德国 

137 

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38 

Motech Industries Inc. 

中国 

139 

Exelon Corporation 

美国 

140 

Endesa España 

西班牙 

14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14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43 

飞毛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144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45 

Spectrum Brands, Inc. 

美国 

146 

CropEnergies AG 

德国 

147 

Bonfiglioli Riduttori S.P.A. 

意大利 

148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日本 

149 

Woodward Inc. 

美国 

150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51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152 

Saft Groupe S.A.(2016年8月被TOTAL收购) 

法国 

153 

Schneider Electric S.A. 

法国 

154 

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155 

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156 

SK Group 

韩国 

157 

Vivint Inc. 

美国 

158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59 

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160 

TPI Composites Inc. 

美国 

161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62 

中盛光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6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64 

Glencore plc 

瑞士 

165 

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66 

Stena AB 

瑞典 

167 

SolarCity Corporation 

美国 

168 

BASF Group 

德国 

169 

3M 

美国 

170 

Polenergia SA 

波兰 

171 

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72 

Ulvac Solar Inc. 

日本 

173 

TE Connectivity Ltd. 

美国 

17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日本 

175 

Impsa Corporation 

阿根廷 

176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77 

L&T Biowatti Co. 

芬兰 

178 

光宇国际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179 

Energ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菲律宾 

180 

Verbio Vereinigte Bioenergie AG 

德国 

181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82 

Evonik Industries AG 

德国 

183 

DSM N.V. 

荷兰 

184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中国 

185 

Ormat Technologies Inc. 

美国 

186 

Sojitz Corporation 

日本 

187 

TerraForm Power Inc. 

美国 

188 

TrustPower Limited 

新西兰 

189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90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191 

Umicore N.V. 

比利时 

192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93 

M+W Group 

德国 

194 

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95 

Mitsui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Ltd. 

日本 

196 

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 

智利 

197 

Soulbrain Co. Ltd. 

韩国 

198 

Adecoagro S.A. 

巴西 

199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日本 

200 

超威集团 

中国 

 

201 

Enso Energie Sachsen Ost AG 

德国 

202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203 

AGL Energy Limited 

澳大利亚 

204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205 

DAIHEN Corporation 

日本 

206 

Tata Power Ltd 

印度 

207 

Fluor Corporation 

美国 

208 

杭州福斯特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9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10 

Andritz AG 

奥地利 

211 

Jabil Circuit Inc. 

美国 

212 

Idemitsu Kosan Co.,Ltd. 

日本 

213 

Diehl Corporate Group 

德国 

214 

OMRON Corporation 

日本 

215 

ITOCHU ENEX Co. Ltd. 

日本 

216 

國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17 

EnBW Energie Baden-Württemberg AG 

德国 

218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19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20 

株式会社 エナリス 

日本 

221 

Praxair Technology Inc. 

美国 

222 

Glen Dimplex Group 

爱尔兰 

223 

金山电池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 

224 

Fortum Corporation 

芬兰 

225 

Enbridge Inc. 

加拿大 

226 

Nisshinbo Holdings Inc. 

日本 

227 

Tokuyama Corporation 

日本 

228 

Moog Inc. 

美国 

229 

Saint Gobain Group 

法国 

230 

新日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31 

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32 

Ingeteam Corporation 

西班牙 

233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34 

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韩国 

235 

Hyosung Co., Ltd. 

韩国 

236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37 

SolarEdge Technologies Inc. 

以色列 

238 

Duke Energy Corporation 

美国 

239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Inc. 

美国 

240 

AZZ incorporated(AZZ) 

美国 

241 

Vattenfall AB 

瑞典 

242 

SKF Group 

瑞典 

243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 

中国 

244 

Emerson Electric Corporation 

美国 

245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日本 

246 

AES Corporation 

美国 

247 

Komatsu NTC Ltd. 

日本 

248 

Elecnor S.A. 

西班牙 

249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50 

Genesis Energy 

新西兰 

 

251 

電源開発株式会社 

日本 

252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53 

CPS Energy 

美国 

254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55 

Marubeni Corporation 

日本 

256 

LSIS Co., Ltd. 

韩国 

257 

REX American Resources Corp 

美国 

258 

昱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59 

Actividades de Construcción y Servicios, S.A. 

西班牙 

260 

Synergy 

澳大利亚 

261 

ERG Group 

意大利 

262 

Hanyang Eng. Co., Ltd. 

韩国 

263 

润峰电力有限公司 

中国 

264 

Meyer Burger AG 

瑞士 

265 

Asahi Glass Co., Ltd. 

日本 

266 

Centrotec Sustainable AG 

德国 

267 

Codelco 

智利 

268 

阳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269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70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71 

Bharat Heavy Electricals Ltd. 

印度 

272 

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73 

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74 

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中国 

275 

Técnica Reunida 

西班牙 

276 

DNV GL AS 

挪威 

277 

Vapo Group 

芬兰 

278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79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80 

STEAG New Energies GmbH 

德国 

281 

深圳珈伟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8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美国 

283 

Yask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日本 

284 

Wärtsilä Corporation 

芬兰 

285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86 

陕西坚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87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88 

SKC Inc. 

韩国 

289 

Globe Specialty Metals Inc. 

美国 

290 

Albioma Group 

法国 

291 

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92 

中国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 

293 

正信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94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95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96 

Anglo Platinum Ltd. 

南非 

297 

Mytrah Energy Ltd. 

印度 

298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99 

Dominion Resources Inc. 

美国 

300 

JFE Holdings Inc. 

日本 

 

3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日本 

302 

Brookfield Renewable Power Inc. 

加拿大 

303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04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05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中国 

306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瑞典 

307 

SYBAC Solar AG 

德国 

308 

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09 

Novozymes A.S. 

丹麦 

310 

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11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12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313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14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中国 

315 

Sanyo Denki Co.,Ltd. 

日本 

316 

中国比克电池股份公司 

中国 

317 

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318 

Bolloré Group 

法国 

319 

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20 

KC Green Holdings Co., Ltd. 

韩国 

321 

Mitsuuroko Green Energy Co., Ltd. 

日本 

322 

Enphase Energy Inc. 

美国 

323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24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25 

Energy Developments Ltd. 

澳大利亚 

326 

The Linde Group 

德国 

327 

株式会社ウエスト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日本 

328 

台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29 

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30 

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331 

Contact Energy Ltd. 

新西兰 

332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中国 

333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日本 

334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35 

Equipav Group 

巴西 

336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37 

Kaneka Corporation 

日本 

338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39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40 

Maxell Holdings Ltd. 

日本 

341 

Honda Motor Co., Ltd. 

日本 

342 

Air Liquide S.A. 

法国 

343 

Akzo Nobel N.V. 

荷兰 

344 

Toray Industries, Inc. 

日本 

345 

São Martinho S.A. 

巴西 

346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47 

升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48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49 

TransAlta Corporation 

加拿大 

350 

Energy Absolute PCL 

泰国 

 

351 

诺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52 

浙江鸿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53 

Alliant Energy 

美国 

354 

Banner GmbH 

奥地利 

355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56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美国 

357 

EPV Energia Oy 

芬兰 

358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59 

Kyudenko Corporation 

日本 

360 

POSCO Power Co., Ltd. 

韩国 

361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362 

PNE Wind AG 

德国 

363 

Homeland Energy Solutions 

美国 

364 

REC Silicon A.S.A 

挪威 

365 

Bannari Amman Group 

印度 

366 

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67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韩国 

368 

Capstone Infrastructure Corporation 

加拿大 

369 

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370 

TAEWOONG Co., Ltd. 

韩国 

371 

FMC Corporation 

美国 

372 

Boralex 

加拿大 

373 

中国核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374 

Enertrag AG 

德国 

375 

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76 

Anesco Ltd. 

英国 

377 

彩虹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78 

Sempra Energy 

美国 

379 

Cabot Corporation 

美国 

380 

GOLDBECK Solar GmbH 

德国 

381 

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382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83 

Renata SA 

瑞士 

384 

中天科技集团 

中国 

385 

FutureFuel Corporation 

美国 

386 

S-energy Co., Ltd. 

韩国 

387 

Manz AG 

德国 

388 

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89 

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90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日本 

391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92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93 

Leitwind AG 

意大利 

394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95 

Zeus Co., Ltd. 

韩国 

396 

NORITAKE CO., Ltd. 

日本 

397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98 

元晶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99 

Fred. Olsen & Co. KG 

挪威 

400 

Terna Energy S.A. 

希腊 

 

401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中国 

402 

Johnson Matthey Battery Systems 

英国 

403 

Nippon Shokubai Co. Ltd. 

日本 

404 

Körber Group 

德国 

405 

Allegheny Technologies Inc. 

美国 

406 

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07 

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 

408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409 

太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10 

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11 

Torrent Power Ltd. 

印度 

412 

Montana Tech Components AG 

瑞士 

413 

中兴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 

414 

江苏吉鑫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15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16 

ChudenCTI Co., Ltd. 

日本 

417 

Cardinal Ethanol LLC 

美国 

418 

Jusung Engineering Co., Ltd. 

韩国 

419 

Ube Industries Ltd. 

日本 

420 

Lanco Infratech Ltd. 

印度 

421 

Origin Energy Electricity Ltd. 

澳大利亚 

422 

LOTTE Fine Chemical CO,.Ltd. 

韩国 

423 

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24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25 

Mercury NZ Ltd. 

新西兰 

426 

Innergex Renewable Energy Inc. 

加拿大 

427 

上海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28 

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29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30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31 

TerraForm Global, Inc. 

美国 

432 

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中国 

433 

Energiekontor AG 

德国 

434 

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435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36 

Schott solar AG 

德国 

437 

PG&E Corporation 

美国 

438 

宁夏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39 

Techno Electric & Engineering Company Ltd. 

印度 

440 

L&F Co., Ltd. 

韩国 

441 

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42 

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43 

Acea Group 

意大利 

444 

Rio Tinto Group 

英国 

445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46 

Woongjin Holdings Co., Ltd. 

韩国 

447 

Calpine Corporation 

美国 

448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49 

Golden Grain Energy LLC 

美国 

450 

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51 

COPEL 

巴西 

452 

M&G Group 

意大利 

453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54 

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55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56 

Yonden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日本 

457 

日本カーボン株式会社 

日本 

458 

Stadtwerke München GmbH 

德国 

459 

Nedap N.V. 

荷兰 

460 

Geumhwa Psc Co., Ltd. 

韩国 

461 

Kinden Corporation 

日本 

462 

Neoen Group 

法国 

463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 

464 

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6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日本 

466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67 

Renova Energia S.A. 

巴西 

468 

Greenko Group PLC 

印度 

469 

BKW Group 

瑞士 

470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71 

Eaton Corporation 

美国 

472 

Solvay Group 

比利时 

473 

Henkel AG & Co. KGaA 

德国 

474 

Grupo Iberwind 

葡萄牙 

475 

Elétricas Brasileiras S.A. 

巴西 

476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77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司 

中国 

478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79 

浙江之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479 

江苏智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481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82 

The Timken Company 

美国 

483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84 

Tosoh Corporation 

日本 

485 

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 

486 

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 

中国 

487 

Consolidated Edison Inc. 

美国 

488 

Shinsung Solar Energy Co.,Ltd. 

韩国 

489 

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 

490 

SGL Group 

德国 

491 

中国恒石基业有限公司 

中国 

492 

Next Energy and Resources Co., Ltd. 

日本 

493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94 

USJ Group 

巴西 

495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96 

Meridian Energy Ltd. 

新西兰 

497 

Meidensha Corporation 

日本 

498 

EnviTec Biogas AG 

德国 

499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500 

Schweiter Technologies AG 

瑞士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