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精品栏目>汽车
充电堆“一石多鸟”,破解行业多重痼疾,技术迭代加速充电桩产业升级
2018-02-05 17:23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钟银燕  · 责编:王长尧

  一个标准充电堆、20个车位,以平均充电功率40kW计算,可以满足800辆电动乘用车的充电需求近日,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萧霞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下称联盟2018年工作会议上指出,矩阵式柔性充电堆技术有望一石多鸟,同时破解困扰充电桩行业发展的多项顽疾,为持续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趟出一条值得期待的新路。 

  建桩速度放缓 

  近年来,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充电桩市场。但与行业大势背向而行的是,2017年充电桩建设增速正在明显放缓,每月建桩数量已由高峰时期的8000个降至6000个,降幅超过25%。据记者观察,不少充电桩企业甚至已全面停止建桩,占据充电桩运营市场80%以上份额的四家龙头企业——国家电网、普天、星星充电、特来电,也在调整公司布局和建桩速度。 

  充电桩建设降速,主要是因为盈利能力不足。上海充昊新能源总经理余正涛向记者解释,一方面,城市电力设施容量不足、土地资源紧张、进驻物业困难等几大行业顽疾未获根本性改变;另一方面,充电桩的超低利用率已让企业几乎无利可图,不少企业放慢建桩节奏正是为了寻找新的突破口。 

  记者从权威机构了解到,当前我国充电桩行业整体利用率不足15%。一位业内人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以建设一个60千瓦的直流充电桩为例,按照每瓦0.6元计算,投资成本为3.6万元,加上电缆等其他设施,总投资通常在5-6万之间,甚至超过6万元。 

  而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充电桩运营服务费最高收取标准为每千瓦时1.3元。以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为例,北京电动汽车充电费用在每千瓦时1.6-2.0元之间,上海则在2元以上 

  虽说充电费并不低,但经过电网、物业管理等环节后,运营商实际拿到手的仅有每千瓦时0.6-0.8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本设计的2-3年投资回收期就被拉长。 

  倒逼技术升级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新增电动汽车超过70万辆,根据规划,2020年充电桩建设要确保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巨大的建桩需求。 

  在行业薄利的大背景下,生存下来成为众多充电桩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并将集中式、大功率充电、可实现功率分配等技术迭代升级视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大方向。 

  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副总裁郑隽一表示:公司正加快在核心城市和区域布局大型直流桩,未来将主推360千瓦充电,同时满足不同功率汽车的需求,预计2018年将建设共10万千瓦的容量。 

  从市场反馈来看,2015年国家提出建设480万个充电桩的规划,以及一车一桩的模式正在受到市场挑战。 

  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永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2015年国家提出的充电桩规划和一车一桩的模式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只是一个指导意见,行业不应太过纠结于此。随着技术的更新,大功率直流桩越来越多,单个桩就可以满足更多的汽车需求。展望未来,大功率、集约化的充电桩将成为行业进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加剧,也正在倒逼充电桩技术加速迭代升级。以北京、深圳为例,北京汽车保有量目前已突破500万辆,但现有车位仅190万个;深圳汽车保有量300万辆,现有车位则只有110万个,基于一车一桩模式的传统分散式充电桩市场将无施展空间。 

  催生全新机遇 

  如果你开着一辆充电功率35千瓦的电动汽车去充电就会发现,已经很难找到对应的充电站。萧霞说,正是为了解决这一行业痛点,我们才开始研发柔性充电堆,并率先提出用建加油站的模式建充电 

  据记者了解,目前,深圳现有300座加油站,服务300万辆车,平均一个加油站负责1万多辆车的加油量。而一个矩阵式柔性充电堆,可以满足800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这意味着如果有1000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站(一个站平均3个充电堆)就可以满足深圳全部电动车的充电需求。 

  从可实施性来看,集约式柔性充电站应该加油站一样便利。将电动汽车充电站内全部或部分智能充电模块集成在一起,根据车辆需求自动分配充电功率,从而突破现有充电基础设施功率固化的问题,进而大幅提升充电功率及设备的利用率,最终实现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可规划建设。萧霞说。 

  据介绍,充电堆的应用还可实现产业链多方共赢: 

  对车主而言,充电堆大幅降低了车主支出费用且充电时不用再选择终端,因为任何一个终端都能识别出车辆所需功率,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的充电体验 

  对于投资者而言,显著降低投资成本,且不需要重复撤建,从而让盈利变得可行; 

  对政府而言,使用充电堆功率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因地制宜,可有效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和电网安全性能。 

  当前,中国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数量已居全球之首,海量的充电设施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然而,更加节约土地和资金成本的充电模式也日渐成为行业追求的目标。刘永东表示,联盟将做好技术迭代与城市资源利用协调发展的规划,行业相关标准也将陆续推出,他相信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产业升级将催生全新的市场发展机遇。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