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设>工程动态
易普力科研创新澎湃新活力
2017-10-31 11:34  · 来源:《中国能建周刊》  · 作者:特约通讯员 邢雯  · 责编:能建周刊

    中国能源网︱10月3日,中国能建旗下的葛洲坝集团发布2016年度科学技术奖励通报,葛洲坝易普力公司(以下简称“易普力公司”)“适合现场混装爆破的EPE-1型高分子乳化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被授予特等奖。 

       该项成果打破了易普力公司生产用高分子乳化剂全部依靠外购的局面,每年将节约直接经济成本637.5万元,新增产值1762.5万元,成为易普力公司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又一成功案例。 

 系统攻关 成果转化捷报频传  

          作为民爆业务板块的承担单位,易普力公司坚持科技兴企,于2012年成立技术中心,着力培育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科研成果转化捷报频传。    

          三峡工程建设中,易普力公司首创集设计、钻孔、制药、装填、爆破于一体的现场混装一体化服务模式,经过16年系统攻关,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混装爆破关键技术,在国内外矿山和水利、电力等100余项工程中推广。 

       火区爆破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在神宁集团羊齿采区高温火区爆破中成功应用,获得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西藏墨竹工卡混装炸药生产系统建成投产,在海拔5200米以上成功实现现场混装爆破一体化作业;现场混装炸药车动态信息监控系统,解决了现场混装爆破作业分散、安全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目前,易普力公司已获得现场混装爆破技术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50余篇,9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验收,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国际先进水平5项;省部级奖励5项。20年来,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35亿元。 

 找准方向  明确顶层规划设计   

        “围绕科技创新,易普力公司提出了‘科技先导’‘谋事靠技术、成事靠经营’等发展理念。”易普力公司董事长付军说:“技术中心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建立一种科学管理体系、打造一个开放科研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培养一支优秀科研团队、争取一些重要政策支持的‘五个一’总体目标,找准主攻方向,科学分期规划,确定了科技发展蓝图。” 

       易普力公司总工程师周桂松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课题立项管理方面,实行严格的立项评审制度;课题过程控制方面,每一阶段都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上下协作,将专业人员与高技能人员一同纳入课题组,提高人力资源支撑。 

       此外,突出科研成果激励机制。成立专业室,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以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主要考核指标并实现指标量化,将成果转化效益与研发人员收入直接挂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外部借力 深化产学研合作  

          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海纳百川、集思广益。10月12日,易普力公司与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就产学研合作签署了协议。双方将建立起常态化沟通机制,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面深度合作。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易普力公司注重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坚持‘四个利用’,切实提高科研质量与效率。”易普力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郝亚飞博士说。  

        “四个利用”指的是:合理利用政府等行业主管部门资源、充分利用外部科研资源、创新利用国际科研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在爆破技术领域,易普力公司与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在爆破理论、数值模拟、振动测试等方面有长期深入的合作。在炸药技术领域,与长沙矿山院、南京理工大学等合作紧密。在起爆器材技术方面,与澳瑞凯公司、西安庆华民爆公司等有长期业务合作。在民爆器材安全管理及爆破技术信息化管理方面,与华迪计算机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公司建立长期技术合作。  

         2016年,易普力公司成功申报重庆市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进一步密切公司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协作,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上形成合力,逐步建立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良好合作机制,加快产学研用结合步伐。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