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设>工程动态
绝处不懈水电人
——尼泊尔MBK水电站项目部抗击泥石流纪实
2017-11-15 11:33  · 来源:《中国能建周刊》  · 作者:特约通讯员 黄伊莉  · 责编:能建周刊

   中国能源网︱“大家快出来,泥石流!”听到一阵急促的哨响,沈雄一把抓起一瓶水,带上背包,迅速出门。屋外是倾盆大雨,同事们快速集合起来,按照各自分工,进入应急状态。这是9月发生在尼泊尔中百太克水电站项目部的一幕场景。

    突遇泥石流  生死一线牵

  尼泊尔中百太克水电站位于尼泊尔中部发展区巴格玛蒂专区的辛杜帕尔乔克县,距离首都加德满都101公里,约4小时车程。由于该地区多为高山峡谷,中国能建广西院项目部的营地只能搭在高山河谷一侧。因为近两年,这里发生过8.1级地震,今年9月,沈雄作为设计工代驻扎项目部后,对当地的恶劣环境深有感触,“屋后陡峭挺拔的高山穿梭于云雾间,山间一条条瀑布俯冲而下,有时还挺让人害怕的。”

  这种担忧在他来到工地后不久变成了现实。水电站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在雨季,几乎每天都会迎来一场大雨。9月的一日傍晚,狂风卷积着乌云,掠过项目营地。至夜,雷声大作,一道道闪电把漆黑的夜空照如白昼,营地却断电陷入黑暗,“因为要时时警惕随时可能发生的山洪、滑坡,虽然躺在床上,但我一直醒着,侧耳倾听屋后山体以及屋前河流的动静。”沈雄回忆起那个可怕的夜晚。

  暴雨持续倾泻,雷电始终不停,水流夹杂着漂浮物不断涌入房间。设代处启动紧急预案,全体人员冒雨把地上的物品一一搬至高处。此时,已是夜里11点钟。

  收拾停当,大家也不敢掉以轻心。负责营地安保工作的尼泊尔工人经验丰富,拿着手电在雨中查看营地后面的山体情况。午夜时分,雷鸣之中隐约响起大石滚落的声音。随着一声哨响,项目部黄主任大声呼喊:“大家快出来,泥石流!”之后,就是文章开头的一幕。

  屋外一片漆黑,借着一阵阵闪电,很快,沈雄和大家转移到了离山体较远的营地屋檐下。“屋里发泥石流了,都没过膝盖了,我哪儿还能找到衣服穿。”住在靠河一侧的一位中国能建广西局同事还不忘自嘲。此时此刻,这种绝境逢生迸发出的乐观精神,使沈雄由衷体会到了水电人的坚韧不拔。

  团结齐善后  无私伸援手

  次日,暴雨渐渐停下。天一亮,项目部全体人员立即行动起来,查看受灾情况:营地上游的山体被洪水冲垮,泥土石块和植被形成泥石流跨过公路把板房冲毁了,淤泥布满了营地的操场,灌入了地势较低的房间,营地背后的公路已被滚落的石块堵住。

  广西局当即从工地抽调挖掘机、推土机,项目部的同事们也拿上锄头、铲子,加入道路和营地的清理工作中。当大家挥舞着手里的工具,心中的不安烟消云散,只剩下互助和温暖的感觉。几个小时后,受阻道路恢复通车,过往的当地司机纷纷为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泥石流冲击下,尼泊尔员工所住的板房也遭损毁。为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中方员工主动提出腾出部分房间,这种无私的举动受到尼方人员的高度赞许。印度监理工程师也在受灾第二天赶到现场,看到中方清理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以及给予尼方人员的帮助后,也连连称赞。

  这仅仅是中国能建水电人海外经历的一个小故事。随着越来越多的水电站落成,当地的经济带动了,民众受益了,朋友交心了,企业品牌也成就了。生活环境的恶劣,打不垮水电人的身体;工作条件的艰辛,磨不灭水电人的意志。这就是中国能建水电人坚如磐石的精神!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