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设>工程动态
让南水永续润泽北方大地
2019-12-12 09:45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  · 责编:李慧颖

  一渠架南北,天河通水来。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周年的日子,滚滚清流,不舍昼夜,从江都抽水站、丹江口水库一路北上,润泽华北大地。“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道明了南水北调工程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是一个跨越世纪的调水梦。从设想到论证,再到实施,历时近70年,中华民族实现了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南水如约而至。通水5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水资源配置优化,有力支撑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北方长期以来的水资源配置困局。这项伟大工程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彰显了大国实力,证明了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巨大优势。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南水北调,跨越大半个中国,涉及沿线9个省市,各地情况不同、禀赋各异,必须统筹兼顾、各方协调。经过50年充分论证,工程指挥部门从50多个规划方案中科学比选,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逐渐清晰,一张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一起构成的四横三纵的大水网编织而成。也正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后,我国才正式具备了优化水资源配置的能力。

  作为世界上工程实施难度最高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千里调水的背后,是无数智慧与汗水的凝结。1000多家参建单位,扎根在近3000公里的工地现场,攻克一个个世界级难关;有关部门和沿线9个省市干部群众全力保障工程推进、20余万建设大军艰苦奋战、40余万移民舍家为国。实现世纪调水梦,正是全国上下连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让创新活力充分展现,让一切创造的动力竞相迸发的最好例证。

  作为世界上覆盖区域最广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福祉的显著优势。南水北调工程所经之地,有政治文化中心,有粮食生产基地,有地下水超采的创伤之地。如今,南水所到之处,水丰了、河清了、景美了,从原来的水源补充,逐步成为沿线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这一切无处不体现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增强了更多百姓的获得感。

  水资源格局决定着发展格局。作为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为黄淮海流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大保障,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指引下,南来之水必将为沿线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充沛水动能,筑牢强劲水根基。南水北调工程,也必将是持续造福民生的“国之重器”。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