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设>工程动态
国内首个生物质耦合发电示范项目通过试运行
项目投用后,每年大约消耗生物质秸秆10万吨,实现生物质发电1.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约4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4万吨
2019-12-18 15:39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日前,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锅炉”)总承包的国家首台66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耦合20MW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了168小时试运和性能考核试验,各参数达到设计要求,最大负荷达到25MW。

  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组气化炉折合发电功率达到20MW,气化燃气热值 5551.5kJ/kg,气化炉产气率1.85 Nm³/kg,气化效率76.14%,厂用电率2.24%,压块秸秆正压气化的效率和系统耗电率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标志着国家首个生物质耦合发电示范项目获得圆满成功,对推动哈电锅炉新旧动能转换、拓展新产业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大唐长山项目投用后,每年大约消耗生物质秸秆10万吨,实现生物质发电1.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约4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4万吨。据专家介绍,耦合发电,可依托燃煤电厂高效环保设施达到超低排放,助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稳定化、无害化、能源化、规模化利用。从数据上来看,我国也具备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的条件:每年产生的农林废弃残余物12亿多吨,可供收集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7亿吨。

  哈电锅炉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充分结合了流化床技术与大型燃煤机组技术特点,采用自主研发的先进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耦合发电工艺。通过项目建设,哈电锅炉掌握了生物质正压气化炉的运行特性,验证了正压气化比负压气化的安全性高的突出优势,解决了正压给料系统的连续稳定给料,填补国内生物质微正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空白,摸索出了针对不同生物质燃料特性的运行经验和压块秸秆气化炉输灰与排渣设计基础数据,为生物质耦合发电的全国推广奠定技术基础,也将为地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周边区域环保工作及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十三五”期间,国家力推煤电+生物质、煤电+垃圾、煤电+污泥、煤电+光热等“四个耦合”发电。日前,哈电锅炉已成为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领域的“领跑者,助力破解垃圾“围城”和秸秆直燃顽疾,为建设美丽中国力量。(许显锋 )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