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栏目>独家
伊访土耳其 气价僵局难破
2014-06-18 09:29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张琪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原标题)伊朗总统18年来首访土耳其

  确定深化天然气合作 无奈气价僵局难破

  

  伊朗总统鲁哈尼(左)与土耳其总统居尔(右)会面。

  经贸关系迎转折点

  伊朗与土耳其,无论是人口、国土面积,还是发达程度都相差无几,作为邻居,两国经贸关系的密切自不必说,而双方在地缘政治上的暗中较劲也有目共睹。随着6月9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对土耳其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签署了涉及贸易、能源等领域的10项合作文件,两国关系似乎迎来了转折点。

  这是伊朗总统自1996以来首次访问土耳其。土耳其总统居尔表示:“鲁哈尼总统的来访具有历史意义。土伊关系的改善不仅有利于两国,而且对整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发展都十分重要。”

  鲁哈尼称,土耳其是本地区的重要国家,发展与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地区邻国的关系是伊朗政府的外交优先方向。外界普遍将此行解读为鲁哈尼自去年8月上台以来采取的温和外交政策的延续,也是伊朗进一步摆脱国际孤立状态的重要一步。

  另有分析指出,鲁哈尼此行一方面希望修复两国在一些地区问题上的分歧所导致的摩擦,同时也是希望伊核问题尽快解决,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

  气价尚未谈拢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指出,伊土双方希望淡化两国的政治冲突,携手促进双方贸易额增长。据土耳其发展部长Cevdet Yilmaz透露,2012年,两国贸易额仅为220亿美元,2013年,西方对伊制裁导致这一数字下跌至146亿美元,希望到2015年,总贸易额可以在2013年基础上翻番,达300亿美元,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天然气贸易是关键。

  伊朗是仅次于俄罗斯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国,也是土耳其第二大天然气进口国,目前每年向土耳其输送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伊土两国天然气合作始于1996年,当时双方签署了一项价值200亿美元的天然气贸易协议,即伊朗将在1999年以后的22年间向土耳其输送40亿至10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但由于技术因素,输气到2002年才实现。

  近年来,两国又签署了一系列能源协议,比如土耳其参与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项目开采工作,伊朗经土耳其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等项目,可以说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今年初,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出访伊朗时表示,加大两国天然气合作是发展经贸关系的重点。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和土耳其能源部长耶尔德兹随后签订了意向协议。根据该协议,土耳其将继续加大进口伊朗天然气,计划将进口量提升1倍,增至200亿立方米,伊朗也将给予土耳其优惠的出口价格。

  鲁哈尼此次访问期间,扩大天然气合作再次成为重点议题:“我们决定改善双方在天然气、石油和电力等能源领域的贸易关系,要知道伊朗的政治风险正在降低,这为投资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埃尔多安也表示:“如果双方能敲定气价,土耳其将从伊朗购买更多的天然气。”

  耶尔德兹透露:“会谈中,安卡拉已经表达出了希望获得折扣气价的诉求。要知道在伊朗天然气出口国中,土耳其的购气价格最高,这让我们难以承受,能源进口已成为导致土耳其财政赤字的重要因素。虽然伊朗提交了4页的报价说明,但我们仍然不能接受。”

  对此,鲁哈尼表示:“天然气价格由多种因素构成,重新定价并不是很容易,不过这一问题已经提上日程。”埃尔多安也表示,两国能源部长将继续跟进这一问题,并希望尽快达成协议。

  实际上,伊土双方曾多次就气价问题发生争执。2012年,土耳其国家管道公司甚至向国际仲裁法院递交诉状,要求伊朗降低出口气价。耶尔德兹称,这一诉讼有望于今年底解决。

  土耳其的算盘

  能源互补拉近了伊朗与土耳其的关系,不过仍有一笔账值得一算。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里,土耳其天然气进口量高出消费量10%左右,与此同时,土耳其经济发展速度相比10年前明显放缓,那么为什么还要冒着财政赤字的风险加大进口伊朗天然气呢?

  有分析指出,这有利于土耳其实现“国际能源走廊”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在本地区和世界的政治地位。土耳其是在做长线投资,押宝伊朗与欧洲的天然气贸易,看好伊朗解除制裁后与欧洲天然气合作的潜力。

  一方面,伊朗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制裁,国内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疏于开发,且基础设备较为落后,造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未来,伊朗出口天然气必然向西铺设管道,这就要途径土耳其。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欧洲天然气供应多仰仗俄罗斯,但随着俄罗斯和欧盟关系的不稳定以及乌克兰危机爆发,土耳其希望抢得先机,与伊朗签下大单,当西方完全解除伊朗制裁后,将进口天然气转卖给欧洲赚取差价。(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能源报官方微信账号:cnernergy)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