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栏目>独家
多位委员呼吁:要容许企业“失败”
2015-03-11 08:43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郭立琦  · 责编:系统管理员

  马云曾说,一路走来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不是取得了什么成绩,而是经历了这么多失败,犯了这么多错误。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失败”也成为了经济组委员们提到的高频词。

  “成王败寇”是中国企业,特别是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国有企业固有的一种心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在3月6日的发言中说:“现在是必须百分之百正确,九件事做成了、一件事没做成,之前九件都不算。但是,市场上不存在绝对正确,因为市场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运行,总有人犯错误,所以才有竞争。如果大家都不犯错误,那就成一家企业了,所以犯错误是个常态;如果错误是因为市场的判断能力、经营行为造成的,不是腐败造成的,我想这是应该宽容的。不应该宽容腐败,但是应该宽容失败。”

  在全国政协经济小组讨论时,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范集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等政协委员都对此表示赞同。

  在创新方面,当下,国家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发展,创新就意味着要打破常规、要试错。

  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董事长陈进行认为,中央企业产、学、研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创新要实”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应当进一步完善配套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帮助企业在研发及成果运用转化中规避和消化风险,形成宽容失败、鼓励拔尖的环境和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贺同新也认为,创新驱动特别是科技创新驱动,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动力源泉,是事关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是否到位、能否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我们常说对待科技创新应当包容失败、宽容失败,但一到考核的时候就不包容了。要在制度设计、政策引领、综合配套等方面,真正把鼓励技术创新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在“走出去”方面,中国企业早年在海外投资、建设项目时走过弯路、交过学费,甚至被称为“人傻钱多”。在积累多年经验之后,如今中国企业“走出去”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也逐渐降低了对失败的包容心。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家电网的海外资产超过300亿美元。在海外投资,不干事就没有风险,要干事就会有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梁骧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海外投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对企业“走出去”必须付出的学费代价,还是要给予包容的态度和政策。

  (本报记者贾科华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能源网-中国能源报www.cnenergy.org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