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去电影化” 一年转手耀莱影城有望获益2.5亿
2014-08-15 01:31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华谊兄弟;影城;电影;获益;去电影化;影院;娱乐事业;股权
每经记者 董来孝康 发自北京
昨日(8月14日),自称要“去电影化”的华谊兄弟发布公告,子公司华谊(天津)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拟向松辽汽车出让其持有的江苏耀莱影城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耀莱影城”)20%股权,股权转让价为4.64亿元。公司称,出让耀莱影城股权将带来良好的投资收益,记者计算约2.54亿元。同时,华谊兄弟董秘和证券代表都做了调整,原董秘胡明在留任副总经理和CFO的同时,兼任互联网娱乐事业群CEO,负责游戏、移动端新项目投资等业务。
华谊兄弟证券事务代表张一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出售耀莱影城能为公司带来良好的投资收益,符合公司产业整合、投资策略,但并不代表公司全面退出影院业务。
另一方面,上半年亏损近700万的松辽汽车董秘孙华东坦言,公司目前没有汽车生产权,汽车方面的人才不过几十名,所以才选择高价收购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耀莱影城,从而实现战略转型。
买进卖出不到一年
2013年9月,华谊兄弟子公司斥资2.1亿元收购耀莱影城20%股权,当时华谊兄弟在公告中称,上述收购是完善产业链和加强影院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公司电影发行能力和影院建设的能力,对公司在电影发行渠道、影院业务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华谊兄弟便选择“兜售”,若转让成功,公司将获得收益2.54亿元。
“出售耀莱影城表明华谊兄弟欲弱化影院业务占比的意图。目前全国影院正大规模扩张,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在此过程中品牌院线更具优势,规模效应较高,收益也较为可观,但第一梯队外的院线则出现被边缘化现象。”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说。
EBOT艺恩日票房智库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电影票房为218亿元,万达院线、中影星美等6条院线票房突破10亿元,而耀莱影城去年票房收入为2.6亿元,占比仅为1.2%。
不过张一君明确表示,出售耀莱影城并不代表公司全面退出影院业务,公司目前尚有自营影院15家。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目前电影上市公司有一种趋势就是参与投资,投资目的无外乎是获利或转型,比如万达就是上下游拓展,往上做内容,往下做主题公园,而华谊兄弟可能更多地还是为了获利。”陈少峰说,华谊兄弟的投资大部分以控股和参股为主,鲜有全资持股的案例,这更多还是基于投资收益最大化的考虑。
与此同时,华谊兄弟董秘胡明转任互联网娱乐事业群CEO,负责游戏、粉丝经纪产品、视频运营和移动端新项目投资等业务。
“胡明的新职务一定程度上表明,华谊兄弟在加紧‘去电影化’并实施互联网战略,日后可能还会从外界聘请互联网资深人士担任公司互联网娱乐事业群的高管。”易观国际分析师黄国锋表示。
电影收入相对惨淡
其实,股权投资对于华谊兄弟来说并不陌生,其2010年6月便以1.48亿元获得了掌趣科技22%股权,这一投资让华谊兄弟获益匪浅。公司201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华谊兄弟之所以能实现4亿多的净利润,出售掌趣科技股权是重要“功臣”。
今年初,华谊兄弟先后两次出售所持掌趣科技的股份,共计1540万股,获益约3.5亿元。其一季报显示,电影及衍生业务营收不到1亿元,同比下降78.35%。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电影市场票房“霸主”华谊兄弟在今年上半年跌出前三,以5.41亿的票房收入位列第5名,同比下跌近七成。
“从目前的情况看,华谊兄弟未来可能不会再做一个专业化的电影公司,而是涉及文化产业的都进行股权投资,通俗一点说就是多元化发展。”陈少峰说,但股权投资有利有弊,若出现失误,则会带来较大的损失。
陈少峰还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增速将放缓,且随着外来资本不断进入电影领域,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包括华谊兄弟在内的影视上市公司为了扩展收入模式,不仅向上下游延伸,还在向新媒体等互联网领域进行转型。
2013年7月,继入股掌趣科技涉足手游行业,华谊兄弟又斥资6.7亿元控股银汉科技半数股权,正式将游戏纳入公司业务版图。
今年5月,公司以16亿元竞得深圳坪山三宗地为打造文化旅游地产做准备。6月,华谊兄弟以2.66亿元控股在线票务网站卖座网51%股权,这被黄国锋等业内人士认为是向互联网转型的动作之一。
张一君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华谊兄弟目前三大业务板块分为影视娱乐、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胡明辞去董秘后执掌互联网娱乐事业群,也说明互联网战略上升到了董事会成员的高度。
昨日(8月14日),自称要“去电影化”的华谊兄弟发布公告,子公司华谊(天津)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拟向松辽汽车出让其持有的江苏耀莱影城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耀莱影城”)20%股权,股权转让价为4.64亿元。公司称,出让耀莱影城股权将带来良好的投资收益,记者计算约2.54亿元。同时,华谊兄弟董秘和证券代表都做了调整,原董秘胡明在留任副总经理和CFO的同时,兼任互联网娱乐事业群CEO,负责游戏、移动端新项目投资等业务。
华谊兄弟证券事务代表张一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出售耀莱影城能为公司带来良好的投资收益,符合公司产业整合、投资策略,但并不代表公司全面退出影院业务。
另一方面,上半年亏损近700万的松辽汽车董秘孙华东坦言,公司目前没有汽车生产权,汽车方面的人才不过几十名,所以才选择高价收购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耀莱影城,从而实现战略转型。
买进卖出不到一年
2013年9月,华谊兄弟子公司斥资2.1亿元收购耀莱影城20%股权,当时华谊兄弟在公告中称,上述收购是完善产业链和加强影院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公司电影发行能力和影院建设的能力,对公司在电影发行渠道、影院业务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华谊兄弟便选择“兜售”,若转让成功,公司将获得收益2.54亿元。
“出售耀莱影城表明华谊兄弟欲弱化影院业务占比的意图。目前全国影院正大规模扩张,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在此过程中品牌院线更具优势,规模效应较高,收益也较为可观,但第一梯队外的院线则出现被边缘化现象。”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说。
EBOT艺恩日票房智库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电影票房为218亿元,万达院线、中影星美等6条院线票房突破10亿元,而耀莱影城去年票房收入为2.6亿元,占比仅为1.2%。
不过张一君明确表示,出售耀莱影城并不代表公司全面退出影院业务,公司目前尚有自营影院15家。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目前电影上市公司有一种趋势就是参与投资,投资目的无外乎是获利或转型,比如万达就是上下游拓展,往上做内容,往下做主题公园,而华谊兄弟可能更多地还是为了获利。”陈少峰说,华谊兄弟的投资大部分以控股和参股为主,鲜有全资持股的案例,这更多还是基于投资收益最大化的考虑。
与此同时,华谊兄弟董秘胡明转任互联网娱乐事业群CEO,负责游戏、粉丝经纪产品、视频运营和移动端新项目投资等业务。
“胡明的新职务一定程度上表明,华谊兄弟在加紧‘去电影化’并实施互联网战略,日后可能还会从外界聘请互联网资深人士担任公司互联网娱乐事业群的高管。”易观国际分析师黄国锋表示。
电影收入相对惨淡
其实,股权投资对于华谊兄弟来说并不陌生,其2010年6月便以1.48亿元获得了掌趣科技22%股权,这一投资让华谊兄弟获益匪浅。公司201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华谊兄弟之所以能实现4亿多的净利润,出售掌趣科技股权是重要“功臣”。
今年初,华谊兄弟先后两次出售所持掌趣科技的股份,共计1540万股,获益约3.5亿元。其一季报显示,电影及衍生业务营收不到1亿元,同比下降78.35%。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电影市场票房“霸主”华谊兄弟在今年上半年跌出前三,以5.41亿的票房收入位列第5名,同比下跌近七成。
“从目前的情况看,华谊兄弟未来可能不会再做一个专业化的电影公司,而是涉及文化产业的都进行股权投资,通俗一点说就是多元化发展。”陈少峰说,但股权投资有利有弊,若出现失误,则会带来较大的损失。
陈少峰还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增速将放缓,且随着外来资本不断进入电影领域,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包括华谊兄弟在内的影视上市公司为了扩展收入模式,不仅向上下游延伸,还在向新媒体等互联网领域进行转型。
2013年7月,继入股掌趣科技涉足手游行业,华谊兄弟又斥资6.7亿元控股银汉科技半数股权,正式将游戏纳入公司业务版图。
今年5月,公司以16亿元竞得深圳坪山三宗地为打造文化旅游地产做准备。6月,华谊兄弟以2.66亿元控股在线票务网站卖座网51%股权,这被黄国锋等业内人士认为是向互联网转型的动作之一。
张一君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华谊兄弟目前三大业务板块分为影视娱乐、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胡明辞去董秘后执掌互联网娱乐事业群,也说明互联网战略上升到了董事会成员的高度。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华谊兄弟招兵买马变调 三“马”齐捧场36亿定增2014 / 11 / 19
- 华谊兄弟“去电影化”样本:资金是转型关键2014 / 10 / 21
- 影视一哥囊中羞涩 华谊兄弟年内再发3亿融资券还贷2014 / 09 / 04
- 华谊兄弟转让实景娱乐股权 接盘PE擅长地产投融资2014 / 07 / 04
- 华谊兄弟业绩翻倍张国立增持 机构大换班2014 / 03 / 27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