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新标破地方特大城市梦 河北设想建8个
2014-11-12 11:59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一夜之间,不少地方特大城市梦想,需要重做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随着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配套文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发布,各地已经做的城镇化规划面临修改的必要。
  此前各地已经发布了到2015年或2020年,甚至到2030年的相关城镇规划。这些规划均按照旧的城市规模标准,有的提出了磅礴的特大城市目标。
  比如到2020年河北有8个特大城市设想,这包括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秦皇岛、张家口、廊坊、沧州。 安徽、湖南到2015年分别有6个特大城市,分别包括合肥、芜湖、长沙、岳阳、常德等。
  江苏则提出到2015年,有11个特大城市的规划。福建提出到2030有6个特大城市。此外山东也有6个、河南有9个特大城市的梦想。
  不过,当时的特大城市标准,是按照城区人口100万来测算的。如果按照现在500万人口以上到1000万之间城区人口的新特大城市标准,则上述规划提出的赫赫的特大城市梦想,大部分要破灭。
  比如湖南、安徽、湖南、江西、湖北、云南等,到2020年除了省会城市外,可能难以有其他特大城市。岳阳、九江、赣州、巢湖、宜昌、洛阳等,都达不到主城区500万人口以上的标准。
  事实上根据今年云南发布的《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昆明到2020年规划的主城区人口才仅仅是200万,此仍只是大城市的行列。
  对此,湖北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指出,国家下一步是要大力发展主城区人口100万到300万的大城市,这类城市具有规模效应。对于主城区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是限制人口规模的。“所以没必要都搞到特大城市,以后即使到2020年,特大城市也很少。”
  截至目前,按照新的城市规模标准,主城区人口为1000万以上的有北京、上海、广州等6个城市。另外有西安、南京等10个主城区人口在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数量将减少
  根据了解,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配套文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已经以国发2014第51号文的形式发布了。
  上述新的标准,相比原先的标准,则大为变化。
  根据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布的城市规划法等,特大城市的标准是中心城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达到100万以上。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2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近期指出,按照新的城市规模标准,现在把城区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下的城市变成了小城市。城区人口50万到100万之间的叫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都为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在500万到1000万以下的,定义为特大城市。城区的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叫做超大城市。
  其中,小城市则又进行了细分,20万到50万之间的城市叫一类小城市,20万以下的是二类小城市。新的标准则有所提高。大城市也分成两类,100万到300万的是大城市的一类,300万到500万之间的是二类的大城市。
  他指出,新的划分标准很重要。原因是,过去100万就是中国特大城市的规模,就要对所有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严格控制规模。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有很多研究表明,大概是200万到500万之间的城市是最符合规模经济的,从效率的角度来说,是最合理的。”他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本次标准新确定后,全国的城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特大城市数量急剧减少。
  比如根据旧的标准,到2010年时,全国有103个特大城市,但是按照新标准,特大城市才10个。其中青岛、郑州、南昌、昆明、兰州、长春等省会城市,以及像青岛、厦门等副省级城市,均不再是特大城市。
  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三庚指出,这没什么不好。很多城市希望做特大城市,殊不知像北京目前是需要疏散人口,做特大城市会导致系列的城市病问题。
  “因为人口规模太大后,各种资源的承载力会不够,所以城市发展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没必要求大。”他说。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