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冲刺2020全面小康 起草者个个如雷贯耳
2015-02-27 09:39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规划;冲刺;小康;规划编制;五年规划;国家发改委;编制;ldquo
“十三五”规划起笔:冲刺2020全面小康
王子约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多个权威信源处获悉,“十三五”规划已于春节前正式进入编制阶段。
消息人士透露,规划草案编制大约会持续半年。按照惯例,规划初稿将在今年秋季召开的中共中央全会上提交审议,并确定基本规划思路。2016年,也就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上,将通过正式的“十三五”规划纲要。
熟悉经济规划编制的官方人士告诉本报,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领域最重要、最高规格的规划,不仅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起着重要作用,还将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他认为,随着国内外背景和社会矛盾的变化,“十三五”规划将是一部极有看点和时代特色的五年规划。
从宏观看,“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憧憬今后5年的另一个战略意义在于,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高规格的“笔杆子”团队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去年4月全面启动。作为最高规格的经济规划纲要,由哪些人编写?有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中财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等都是重要的规划编制单位,此外,地方的主要代表也会全程参与编制。
可以说,在参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团队中都是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除了中央和地方以及上述提到的多个核心决策部门的人士,规划编制还以课题的形式凝聚着各领域学者智囊、学科带头人和社会贤达的智慧。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具体参与规划的编制者将以一定的形式集中办公,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直到规划初稿的最终出炉。
根据公开消息,中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曾多次参与五年规划的起草制定。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等近期也曾对“十三五”规划方向进行过阐述。他们都被观察人士认为是重要的规划编制组织者。
专家学者也是重要的智力支持来源。本报记者注意到,在去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就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专家座谈会。当时,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起草工作组已经成立。
在启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各部门的课题研究也几乎动员了全国一线大牌专家。发改委之前曾进行前期课题招标,从公布的入选名单来看,以林毅夫为课题负责人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以蔡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等为负责人的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入选。
从整体架构上来看,“十三五”规划代表着未来五年的主要经济目标和发展方向,各地方和行业也要编制各自的五年规划,以实现补充和完善。目前,铁路、民航、工信等领域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已经展开,地方省份也在开始着手编制。
规划出炉流程
本报采访的数名观察人士认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注重民主和科学,特别是中央决策在强调民主化、科学化方面,自有一套章法。
“理论上看,这套程序并不逊于西方,甚至更好。”其中一名观察人士表示,越是高规格的决议,越体现着民主化和科学化。
“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自然也体现着这一思路。上述消息人士透露,规划的编写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民主和科学的决策过程。为编写规划,主要组织部门首先会征求各方意见,此后,中财办会下达几十个重大课题给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其中有些课题是几个部门合力完成。
此外,国家发改委作为规划编制的主要单位之一,也会组织课题招标。相关人士表示,这些招标题目的成果,主要服务于国家发改委,后者基于这些课题的一些思路,将其作为向中央规划提建议的素材之一。“当然,也不排除在中央建议出来之后,这些课题成果在编制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这名人士称。
不仅如此,规划编制期间,有关部门还将进行大量的调研、咨询和座谈。例如,“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规模空前的专题调研,78位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赴全国22个省、区、市,开展历时4个多月的调研,形成15个专题调研报告。
按照往年五年规划的出炉流程,今年是规划编制承上启下的定调年。一般来说,在规划编制起草完善的过程中,将经过多次的高层审议。
首先,在五年规划正式出炉前一年的中央全会上,将审议并通过对规划的建议。比如,2010年10月份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次,从“十二五”规划来看,在发布前夕,具体的规划纲要草案稿还要经过范围更小的中央政治局的讨论。随后,草案稿提交当年3月份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并表决通过。
冲刺2020年
作为2020年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的历史作用至关重要。国家发改委官员此前公开表示,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复合性目标高”是学界对“十三五”规划的普遍期待。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对本报表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也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发展目标。
在本月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5年年会上,杨伟民提出了“十三五”过程中需要回答的十个问题,分别是: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实现两个翻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如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如何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如何改革传统的发展方式,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和有效投资,如何推进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如何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如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扩大对外开放。
对于“十三五”规划的一些亮点,官方已有一些展望。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十三五”的发展要把提质、增效、升级作为引领新常态的发展导向,同时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一条主线来对待。
在去年4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徐林表示,“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一个课题,就是要研究区域发展的重点,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我觉得可能‘十三五’规划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坚持原有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基础上,可能也要更好地考虑要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作用。”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0227/013021602420.shtml
王子约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多个权威信源处获悉,“十三五”规划已于春节前正式进入编制阶段。
消息人士透露,规划草案编制大约会持续半年。按照惯例,规划初稿将在今年秋季召开的中共中央全会上提交审议,并确定基本规划思路。2016年,也就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上,将通过正式的“十三五”规划纲要。
熟悉经济规划编制的官方人士告诉本报,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领域最重要、最高规格的规划,不仅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起着重要作用,还将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他认为,随着国内外背景和社会矛盾的变化,“十三五”规划将是一部极有看点和时代特色的五年规划。
从宏观看,“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憧憬今后5年的另一个战略意义在于,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高规格的“笔杆子”团队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去年4月全面启动。作为最高规格的经济规划纲要,由哪些人编写?有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中财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等都是重要的规划编制单位,此外,地方的主要代表也会全程参与编制。
可以说,在参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团队中都是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除了中央和地方以及上述提到的多个核心决策部门的人士,规划编制还以课题的形式凝聚着各领域学者智囊、学科带头人和社会贤达的智慧。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具体参与规划的编制者将以一定的形式集中办公,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直到规划初稿的最终出炉。
根据公开消息,中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曾多次参与五年规划的起草制定。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等近期也曾对“十三五”规划方向进行过阐述。他们都被观察人士认为是重要的规划编制组织者。
专家学者也是重要的智力支持来源。本报记者注意到,在去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就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专家座谈会。当时,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起草工作组已经成立。
在启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各部门的课题研究也几乎动员了全国一线大牌专家。发改委之前曾进行前期课题招标,从公布的入选名单来看,以林毅夫为课题负责人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以蔡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等为负责人的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入选。
从整体架构上来看,“十三五”规划代表着未来五年的主要经济目标和发展方向,各地方和行业也要编制各自的五年规划,以实现补充和完善。目前,铁路、民航、工信等领域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已经展开,地方省份也在开始着手编制。
规划出炉流程
本报采访的数名观察人士认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注重民主和科学,特别是中央决策在强调民主化、科学化方面,自有一套章法。
“理论上看,这套程序并不逊于西方,甚至更好。”其中一名观察人士表示,越是高规格的决议,越体现着民主化和科学化。
“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自然也体现着这一思路。上述消息人士透露,规划的编写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民主和科学的决策过程。为编写规划,主要组织部门首先会征求各方意见,此后,中财办会下达几十个重大课题给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其中有些课题是几个部门合力完成。
此外,国家发改委作为规划编制的主要单位之一,也会组织课题招标。相关人士表示,这些招标题目的成果,主要服务于国家发改委,后者基于这些课题的一些思路,将其作为向中央规划提建议的素材之一。“当然,也不排除在中央建议出来之后,这些课题成果在编制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这名人士称。
不仅如此,规划编制期间,有关部门还将进行大量的调研、咨询和座谈。例如,“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规模空前的专题调研,78位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赴全国22个省、区、市,开展历时4个多月的调研,形成15个专题调研报告。
按照往年五年规划的出炉流程,今年是规划编制承上启下的定调年。一般来说,在规划编制起草完善的过程中,将经过多次的高层审议。
首先,在五年规划正式出炉前一年的中央全会上,将审议并通过对规划的建议。比如,2010年10月份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次,从“十二五”规划来看,在发布前夕,具体的规划纲要草案稿还要经过范围更小的中央政治局的讨论。随后,草案稿提交当年3月份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并表决通过。
冲刺2020年
作为2020年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的历史作用至关重要。国家发改委官员此前公开表示,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复合性目标高”是学界对“十三五”规划的普遍期待。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对本报表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也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发展目标。
在本月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5年年会上,杨伟民提出了“十三五”过程中需要回答的十个问题,分别是: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实现两个翻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如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如何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如何改革传统的发展方式,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和有效投资,如何推进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如何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如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扩大对外开放。
对于“十三五”规划的一些亮点,官方已有一些展望。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十三五”的发展要把提质、增效、升级作为引领新常态的发展导向,同时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一条主线来对待。
在去年4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徐林表示,“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一个课题,就是要研究区域发展的重点,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我觉得可能‘十三五’规划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坚持原有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基础上,可能也要更好地考虑要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作用。”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0227/013021602420.shtml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新基建特高压“新”在哪儿2020 / 03 / 17
- 来自湖北疫区“孤岛”的坚守2020 / 03 / 12
- 新版规划勾勒新能源车15年图景 氢燃料技术锁定为重点2019 / 12 / 05
- 新能源车产销逆势增6成 2020年200万辆销量目标可期2019 / 02 / 11
- 山西省:到2020年 生物质发电(含垃圾发电)达到50万千瓦2018 / 09 / 10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