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聚焦城镇化:一张蓝图需要干到底
2015-03-03 15:09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城镇化;政协委员;聚焦;蓝图;人口城镇;规划;人口城镇化;致公党中央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北京
年后,《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在网络上热传,城镇化议题也成为参会政协委员提案高度关注的热点。
然而,由于多类型规划并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导致城镇化进程中“规划打架”问题屡发。3月3日记者了解到,致公党中央在调研中发现,规划的不协调、不衔接、不统一已严重削弱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甚至造成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环境保护失控等问题。
政协委员梅兴保认为,“现在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是规划的统一性,要实现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合法性。规划制定、调整都必须由同级人大通过,而且要严格程序,避免换了领导就换规划。”
多规划体系“条块分割”严重
规划多多,结果导致规划难行。
据了解,我国现行规划类型众多,涉及到空间资源利用的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项规划,在同一空间存在较大差异甚至相互矛盾。致公党中央在调研中发现,规划的不协调、不衔接、不统一已严重削弱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甚至造成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环境保护失控等问题。
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行的各项空间规划体系“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职能被分散到几个行政主管部门体系中。从地方层面看,各规划在各自的行政体系架构中展开,均采取“政府负责、部门落实”的垂直管理方式,分别对各自的规划工作进行管理,使得出现“条条”协调不力、“块块”关系混乱的局面,规划协调实施难以落实。
致公党中央建议,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国家标准、加快信息化建设、强化国家规划督察,推进“多规融合”,实现空间规划管理“一张图”。
人口城镇化打下转型升级伏笔
“我的家乡就在《一个博士返乡手记》作者家乡的隔壁县,作者所描写的情况我都亲眼所见,”全国政协委员冯俊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农村的变化。
“最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有很多变化,农业税减免了、‘新农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起来了,老年人还能得到几百元钱的补助,这些在原来是不可想象的”,冯俊说,“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三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现象突出,基层组织建设不力和社会治理缺乏等问题。由于人口的分布和居所的变迁,传统的年味儿少了,传统的乡愁没了,但也形成了新的文化氛围,比如很多青年人像城里人一样开着汽车回家过年、或者是带着家人外出旅游。”
一边是乡愁难离,一边是筹谋转型发展的城镇化。
“201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而2012年世界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2%左右。如果到202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仍达不到2012年世界人口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就难以证明城镇化转型升级是成功的”,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看来,未来城镇化的核心是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
迟福林表示,“十三五”我国应加大以户籍制度为重点的制度创新,使人口城镇化率以较快的速度提升。“差距就是发展的空间。2015年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仍将处在较快发展的阶段。”
“人的城镇化是方向、是目标,如果没有形成人口城镇化的大格局,农民工没有实现市民化,怎么会有全面的人的城镇化?”迟福林说,我国从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率至少要达到60%以上,但目前只有53.73%,估计“十三五”城镇化率仍会以年均至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年后,《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在网络上热传,城镇化议题也成为参会政协委员提案高度关注的热点。
然而,由于多类型规划并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导致城镇化进程中“规划打架”问题屡发。3月3日记者了解到,致公党中央在调研中发现,规划的不协调、不衔接、不统一已严重削弱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甚至造成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环境保护失控等问题。
政协委员梅兴保认为,“现在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是规划的统一性,要实现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合法性。规划制定、调整都必须由同级人大通过,而且要严格程序,避免换了领导就换规划。”
多规划体系“条块分割”严重
规划多多,结果导致规划难行。
据了解,我国现行规划类型众多,涉及到空间资源利用的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项规划,在同一空间存在较大差异甚至相互矛盾。致公党中央在调研中发现,规划的不协调、不衔接、不统一已严重削弱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甚至造成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环境保护失控等问题。
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行的各项空间规划体系“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职能被分散到几个行政主管部门体系中。从地方层面看,各规划在各自的行政体系架构中展开,均采取“政府负责、部门落实”的垂直管理方式,分别对各自的规划工作进行管理,使得出现“条条”协调不力、“块块”关系混乱的局面,规划协调实施难以落实。
致公党中央建议,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国家标准、加快信息化建设、强化国家规划督察,推进“多规融合”,实现空间规划管理“一张图”。
人口城镇化打下转型升级伏笔
“我的家乡就在《一个博士返乡手记》作者家乡的隔壁县,作者所描写的情况我都亲眼所见,”全国政协委员冯俊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农村的变化。
“最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有很多变化,农业税减免了、‘新农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起来了,老年人还能得到几百元钱的补助,这些在原来是不可想象的”,冯俊说,“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三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现象突出,基层组织建设不力和社会治理缺乏等问题。由于人口的分布和居所的变迁,传统的年味儿少了,传统的乡愁没了,但也形成了新的文化氛围,比如很多青年人像城里人一样开着汽车回家过年、或者是带着家人外出旅游。”
一边是乡愁难离,一边是筹谋转型发展的城镇化。
“201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而2012年世界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2%左右。如果到202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仍达不到2012年世界人口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就难以证明城镇化转型升级是成功的”,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看来,未来城镇化的核心是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
迟福林表示,“十三五”我国应加大以户籍制度为重点的制度创新,使人口城镇化率以较快的速度提升。“差距就是发展的空间。2015年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仍将处在较快发展的阶段。”
“人的城镇化是方向、是目标,如果没有形成人口城镇化的大格局,农民工没有实现市民化,怎么会有全面的人的城镇化?”迟福林说,我国从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率至少要达到60%以上,但目前只有53.73%,估计“十三五”城镇化率仍会以年均至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生物质能受益能源革命2014 / 12 / 10
- 城镇化将是我国节能潜力最大领域2014 / 11 / 24
- 国家正在制定推进3个一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2014 / 11 / 07
- 原住建部副部长:城镇化率不应盲目攀升 易引发贫民窟病2014 / 06 / 17
- 城镇化应提倡人的权利“属地化”政府主导模式遭诟病2014 / 04 / 01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