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干部档案造假更要釜底抽薪
2015-02-27 08:20
· 来源:
· 作者:铁永功
· 责编:系统管理员
造假;档案;干部;严查;档案造假;履历;诚信问题;腐败行为
原标题:严查干部档案造假更要釜底抽薪
本报特约评论员铁永功
干部档案造假,不仅是个人诚信问题,更是严重的腐败行为。必须平时加强审核,事后严格问责,形成常态化的威慑。另外,还要让干部档案阳光化。
根据全国统一安排,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直接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据调查,干部档案造假现象十分普遍,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成为一些地方官场的“潜规则”。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有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
在一些地方,干部年龄犹如弹簧,你根本摸不透。有的人为了改年龄,持有多个身份证件。极端点的,如河北落马女官员王亚丽,除了性别是真的,姓名、年龄、履历无一不假。
干部档案造假,不仅是个人诚信问题,更是严重的腐败行为。通俗地说,这就是作伪和诈骗,伪造的是年龄、学历、履历等证据,骗取的官位待遇和公共权力。连个人资料和履历都能造假的人,怎么让人相信他能诚信办事、为民服务?
在一些国家,因为论文抄袭或学历造假,连总统都可能丢官去职,名誉扫地。更何况用人和选官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如果任其发展,甚至成为官场潜规则,不仅是纵容腐败,也会带坏官风民风。
一些干部之所以造假档案,目的是为了提拔、晋升,或者不愿意按时退休,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权力,或者不想放弃已有的权力。拥有这些权力,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而造假的门槛和成本都很低,所以才使造假有了动力和空间。
现在的干部选任和退休,往往设有年龄、学历、履历等硬杠杠,但对这些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审核,却非常落后、不严格。现在个人身份和户籍信息都电子化了,但人事档案还在使用几十年前的纸质表格,很多都是人工填写。而且,只要搞定了公安户籍和人事管理人员,就可以修改这些基本信息。而这些管理人员,往往都在这些干部管辖之下,或者得听他招呼,造假其实很容易,也很安全。只有被举报或者摊上大事,档案造假的问题才可能被牵出,日常很少有人去调查核对。
即便造假被发现,所受的惩处也很轻,如果不是还有其他问题,最多就是党纪政纪处分,甚至都不影响仕途和升迁。而档案管理人员因为帮助干部造假而被处理的例子,更是鲜有耳闻。
预防干部档案造假,必须平时加强审核,事后严格问责,形成常态化的威慑。另外,还要让干部档案阳光化。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年龄和履历等基本信息,都不应是秘密。即便是异地任职,也可以通过电子化等手段实现信息联网。选拔任用干部时,如果严格执行信息公示和征求意见程序,放开让群众监督,造假的空间就会大大压缩。
当然,从科学选人用人的角度看,还应逐渐淡化年龄、学历、身份等不必要的门槛,主要看干部的廉能等硬标准,增加民主测评和群众意见的权重。这对于防止干部档案造假,有釜底抽薪的效果。
本报特约评论员铁永功
干部档案造假,不仅是个人诚信问题,更是严重的腐败行为。必须平时加强审核,事后严格问责,形成常态化的威慑。另外,还要让干部档案阳光化。
根据全国统一安排,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直接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据调查,干部档案造假现象十分普遍,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成为一些地方官场的“潜规则”。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有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
在一些地方,干部年龄犹如弹簧,你根本摸不透。有的人为了改年龄,持有多个身份证件。极端点的,如河北落马女官员王亚丽,除了性别是真的,姓名、年龄、履历无一不假。
干部档案造假,不仅是个人诚信问题,更是严重的腐败行为。通俗地说,这就是作伪和诈骗,伪造的是年龄、学历、履历等证据,骗取的官位待遇和公共权力。连个人资料和履历都能造假的人,怎么让人相信他能诚信办事、为民服务?
在一些国家,因为论文抄袭或学历造假,连总统都可能丢官去职,名誉扫地。更何况用人和选官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如果任其发展,甚至成为官场潜规则,不仅是纵容腐败,也会带坏官风民风。
一些干部之所以造假档案,目的是为了提拔、晋升,或者不愿意按时退休,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权力,或者不想放弃已有的权力。拥有这些权力,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而造假的门槛和成本都很低,所以才使造假有了动力和空间。
现在的干部选任和退休,往往设有年龄、学历、履历等硬杠杠,但对这些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审核,却非常落后、不严格。现在个人身份和户籍信息都电子化了,但人事档案还在使用几十年前的纸质表格,很多都是人工填写。而且,只要搞定了公安户籍和人事管理人员,就可以修改这些基本信息。而这些管理人员,往往都在这些干部管辖之下,或者得听他招呼,造假其实很容易,也很安全。只有被举报或者摊上大事,档案造假的问题才可能被牵出,日常很少有人去调查核对。
即便造假被发现,所受的惩处也很轻,如果不是还有其他问题,最多就是党纪政纪处分,甚至都不影响仕途和升迁。而档案管理人员因为帮助干部造假而被处理的例子,更是鲜有耳闻。
预防干部档案造假,必须平时加强审核,事后严格问责,形成常态化的威慑。另外,还要让干部档案阳光化。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年龄和履历等基本信息,都不应是秘密。即便是异地任职,也可以通过电子化等手段实现信息联网。选拔任用干部时,如果严格执行信息公示和征求意见程序,放开让群众监督,造假的空间就会大大压缩。
当然,从科学选人用人的角度看,还应逐渐淡化年龄、学历、身份等不必要的门槛,主要看干部的廉能等硬标准,增加民主测评和群众意见的权重。这对于防止干部档案造假,有釜底抽薪的效果。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环保部严打数据造假商机2016 / 11 / 08
- 环保部将严查环保数据造假 打破地方政府保护伞 2015 / 04 / 13
- 地方统计频造假 媒体吁追刑责2015 / 02 / 15
- 难以诉说的秘密:环保数据造假带来的危害2014 / 09 / 19
- 虚增利润后虚减掩盖 新中基六年造假伎俩全解析2014 / 07 / 11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