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交易所的战争
2014-04-14 14:09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交易所;深交所;战争;上交所;创业板;深圳;理财;理财周报记者
理财周报记者 谭楚丹/深圳报道
在商业的世界里,没有永恒的输与赢,只有永恒的人性。同样对于深南东路5045号背后的那只手和浦东新区浦东南路528号背后的那只手而言,没有永恒的输与赢,只有永恒的利益。
金钱永不眠。
利益永不眠。
截至2013年4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总市值154519.73亿,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总市值94158.37亿,仅为上交所的6成,但换手率达1.77,上交所为0.66。
从上市情况看,上交所与深交所的上市公司数分别有959家、1578家,深交所平均市盈率为26.51,是上交所的2倍。
从5045号暂停新股上市业务,到创业板的激烈争夺,再到近日沪港通的反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资本的故事。
战争不断。
倚赖于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资源,深交所拉开了差距,越行越远;而在20年前,上交所是一名坐拥国企资源的老大哥。
20年浮沉,20年风水轮流转。
从同质化竞争到差异化发展,两个交易所在2014年重新回到相同的跑道。
重新洗牌
2014年3月27日,证监会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中国证监会审核部门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过去,有46家广东企业到上海上市;上海有60家企业、江浙两地325家企业在深圳上市。
而一般情况下,企业凭借地区优势选择上市地;那么是否以后深交所也可迎来巨额利润的大型上市公司。
上市资源的开放,意味着交易所之间激烈的“较量”。
“我已经很久没有跟上交所接触过了”,深圳一名资深保代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其上一次需要跟上交所接触的项目是在2000年初。“如果我有项目,我会介绍到深交所,我怕项目到上交所会被歧视”。
理财周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名证券业界人士认为,“服务”是深交所最大的竞争力。
据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介绍,在九十年代,深交所首任总经理夏斌为了拉动企业到深交所上市,到全国各地为企业演讲。“他的姿态放得很低,并且辅导企业,所以当时渐渐有一些企业选择深交所”。
资深财经评论家玄铁令谈道,深交所在暂停新股发行的四年里,一心一意做服务,真正沉下去做基层,为中小企业辅导。“他们没有理由摆架子,在这几年深交所与企业关系非常紧密,因此储备很多上市资源;相较之下,上交所高高在上,等着企业求上市。”
在其看来,深圳凭借制度优势,本能地驾驭创新;深圳没太多利益集团干扰,也不及上海有过多计划经济部门。“上交所的创新困难在于没有本土上市资源,上海的小企业被国企压得死死,而深圳有大量的中小企业。”
一名接近深交所的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深交所在“培育”企业方面,好评较多。“他们为企业所在的行业搞交流、培训,还邀请主管部门参加。企业不仅能与政府人士搭上线,为以后良性沟通打基础;还能与同行交流想法,开拓视野”。
在其看来,深圳市场化机构较多,机制灵活,人才与高管集中,办一场培训比较容易。“注册制推行,交易所拼的就是服务,拼的就是能不能在这里形成圈子”。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董登新教授有不同看法。他表示,沪深两个交易所定位不清晰,没有自己特色定位,没有差异化经营。“这不是提高服务质量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抢生意的问题,整个资本市场需要一个清晰的重新定位”。
在其看来,尽管深交所在此前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但其实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企业都是“大块头”。
董登新向记者展示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4月4日,上交所有48%的上市公司,其总市值介于10-50亿元之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情况竟雷同,分别有66.8%、74.4%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0-50亿。
“目前中国整个资本市场,一方面上市门槛过高,一方面交易所不肯降低身价”。
“行政审批制下企业排队上市,排队时间越长,风险越大。企业有焦虑感,担心被后来的大企业挤掉。这种优中选优的做法,实质上是人为抬高上市标准,使得上创业板的都是成熟企业,真正意义上创业型的高成长的企业少得可怜。”
董登新认为,监管层应还原市场属性,在注册制下,重新定位沪深两地的上市标准,形成差异化的经营,形成不同的市场特色。
“上交所应该做成熟型企业,相对稳定的产业;同时降低IPO标准,适度地与中小板创业板对接,使得上市后长大成熟的中小板创业板企业,可转板过来;而深交所应有更大的包容性,可参考香港的创业板”。
上述接近深交所的人士亦有相似看法,“现在的问题是,创业板规模太小,相似公司较少。深交所下一步会研究亏损互联网企业上市问题,一旦这些空间被打开,创业板能有挺好的前景。”
而在董登新眼中,未来中国股市可以三分天下:上交所成为中国版纽约证交所,深交所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板。
在商业的世界里,没有永恒的输与赢,只有永恒的人性。同样对于深南东路5045号背后的那只手和浦东新区浦东南路528号背后的那只手而言,没有永恒的输与赢,只有永恒的利益。
金钱永不眠。
利益永不眠。
截至2013年4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总市值154519.73亿,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总市值94158.37亿,仅为上交所的6成,但换手率达1.77,上交所为0.66。
从上市情况看,上交所与深交所的上市公司数分别有959家、1578家,深交所平均市盈率为26.51,是上交所的2倍。
从5045号暂停新股上市业务,到创业板的激烈争夺,再到近日沪港通的反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资本的故事。
战争不断。
倚赖于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资源,深交所拉开了差距,越行越远;而在20年前,上交所是一名坐拥国企资源的老大哥。
20年浮沉,20年风水轮流转。
从同质化竞争到差异化发展,两个交易所在2014年重新回到相同的跑道。
重新洗牌
2014年3月27日,证监会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中国证监会审核部门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过去,有46家广东企业到上海上市;上海有60家企业、江浙两地325家企业在深圳上市。
而一般情况下,企业凭借地区优势选择上市地;那么是否以后深交所也可迎来巨额利润的大型上市公司。
上市资源的开放,意味着交易所之间激烈的“较量”。
“我已经很久没有跟上交所接触过了”,深圳一名资深保代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其上一次需要跟上交所接触的项目是在2000年初。“如果我有项目,我会介绍到深交所,我怕项目到上交所会被歧视”。
理财周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名证券业界人士认为,“服务”是深交所最大的竞争力。
据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介绍,在九十年代,深交所首任总经理夏斌为了拉动企业到深交所上市,到全国各地为企业演讲。“他的姿态放得很低,并且辅导企业,所以当时渐渐有一些企业选择深交所”。
资深财经评论家玄铁令谈道,深交所在暂停新股发行的四年里,一心一意做服务,真正沉下去做基层,为中小企业辅导。“他们没有理由摆架子,在这几年深交所与企业关系非常紧密,因此储备很多上市资源;相较之下,上交所高高在上,等着企业求上市。”
在其看来,深圳凭借制度优势,本能地驾驭创新;深圳没太多利益集团干扰,也不及上海有过多计划经济部门。“上交所的创新困难在于没有本土上市资源,上海的小企业被国企压得死死,而深圳有大量的中小企业。”
一名接近深交所的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深交所在“培育”企业方面,好评较多。“他们为企业所在的行业搞交流、培训,还邀请主管部门参加。企业不仅能与政府人士搭上线,为以后良性沟通打基础;还能与同行交流想法,开拓视野”。
在其看来,深圳市场化机构较多,机制灵活,人才与高管集中,办一场培训比较容易。“注册制推行,交易所拼的就是服务,拼的就是能不能在这里形成圈子”。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董登新教授有不同看法。他表示,沪深两个交易所定位不清晰,没有自己特色定位,没有差异化经营。“这不是提高服务质量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抢生意的问题,整个资本市场需要一个清晰的重新定位”。
在其看来,尽管深交所在此前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但其实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企业都是“大块头”。
董登新向记者展示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4月4日,上交所有48%的上市公司,其总市值介于10-50亿元之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情况竟雷同,分别有66.8%、74.4%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0-50亿。
“目前中国整个资本市场,一方面上市门槛过高,一方面交易所不肯降低身价”。
“行政审批制下企业排队上市,排队时间越长,风险越大。企业有焦虑感,担心被后来的大企业挤掉。这种优中选优的做法,实质上是人为抬高上市标准,使得上创业板的都是成熟企业,真正意义上创业型的高成长的企业少得可怜。”
董登新认为,监管层应还原市场属性,在注册制下,重新定位沪深两地的上市标准,形成差异化的经营,形成不同的市场特色。
“上交所应该做成熟型企业,相对稳定的产业;同时降低IPO标准,适度地与中小板创业板对接,使得上市后长大成熟的中小板创业板企业,可转板过来;而深交所应有更大的包容性,可参考香港的创业板”。
上述接近深交所的人士亦有相似看法,“现在的问题是,创业板规模太小,相似公司较少。深交所下一步会研究亏损互联网企业上市问题,一旦这些空间被打开,创业板能有挺好的前景。”
而在董登新眼中,未来中国股市可以三分天下:上交所成为中国版纽约证交所,深交所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板。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重点领域混改再进一步 国家电网推12个混改项目引资2019 / 11 / 20
- 伊朗将在能源交易所出售300万桶原油2019 / 01 / 04
- 委内瑞拉将首批发行1亿个“石油币”2018 / 01 / 08
- 方星海:原油期货进入上市冲刺阶段2017 / 12 / 04
- 碳市场启动临近 机构、企业提前布局2016 / 11 / 25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