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朱学蕊报道,记者7月14日从中核集团获悉,中核集团两大核燃料元件基地之一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生产线400吨扩建技改工程日前全线正式投产,实现了年产金属铀从400吨到800吨的跨越,产能跻身世界前列,可满足30个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换料需求。
据悉,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20台,在建核电机组28台,近日,国家又发出抓紧启动核电项目的信号,经过三年的“蛰伏”后,中国核电重启渐行渐近。伴随着核电的发展,作为核电站的“粮食”,核燃料元件的需求也将与日俱增。
为了更好地、更专业地发展核燃料产业,中核集团专门成立了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负责铀纯化、铀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的生产、供应与服务;核材料的研发、加工与供应;核产品专用机器设备的研发、制造及销售等。
经过发展,中核集团已经掌握了世界上主要类型的压水堆、重水堆等核燃料组件制造技术,产能可完全满足国内所有核电所需的全部核燃料元件。
据了解,中核建中自1986年自主建成我国第一条压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以来,该基地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年产金属铀从75吨到200吨,再到400吨,直至800吨。具备300WM、AFA-2G、AFA-3G、全M5AFA-3G、VVER-1000、TVS-2M等压水堆燃料元件的制造能力。近20年来,为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福清、宁德、红沿河、阳江、巴基斯坦等核电基地提供了近9000组高质量的核燃料组件,无一因质量原因破损,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中核集团另一个核燃料基地——中核北方拥有5条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分别为重水堆、AP1000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等提供核燃料元件。
除了国内所有核电站所需核燃料组件配套制造生产能力,中国还要有自己的核燃料,中核集团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核燃料品牌——CF系列,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系列核燃料元件研发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元件自主设计、锆合金技术问题。2017年开始,CF系列将陆续实现工业化应用。来自能源网-中国能源报,更多精彩尽在www.cnenergy.org

- 中核开放周直观感受中国“硬核”力量2019 / 08 / 30
- 我国建首条AP1000核燃料元件生产线2017 / 02 / 15
-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产能扩建至800吨2014 / 07 / 18
- 弱辐射穿不透一张纸——我国首个核燃料元件生产基地见闻2013 / 08 / 13
- 中核建中:最大压水堆核电元件生产线年底投产2013 / 05 / 1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