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开滦集团在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的形势下,营业收入同比提高3%,减亏80.7%,企业经济运行状况明显好转。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通知,要求全国煤矿全年作业时间不能超过276个工作日。对于开滦集团而言,如何平衡减量化生产要求和保证商品煤产量之间的矛盾?
该公司通过狠抓主力矿井和骨干工作面生产管理,生产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实现大幅提高,上半年,回采工作面单产和原煤效率同比分别提高2.2%和2.27%,在原煤产量同比减少409万吨的情况下,商品煤产量同比增加145万吨,增收2.2亿元,创出近六年来最好水平,煤炭产业同比减亏12.2亿元。
成本方面,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计入成本的多项费用显著下降,其中,每吨原煤的电力成本同比下降1.79元,管理费用下降了近1/4,修旧利废节支增效3950万元,商品煤综合成本同比下降35%,节支15亿元。
通过深化机关机构改革,上半年开滦集团减少机构90个,减少机关人员416人,另有2651名职工落实了离岗休息、离岗协保、离岗等退、停薪留职等政策。截至6月底,劳动用工总量比上年末减少3056人,节支6948万元。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连续上调,动力煤累计上涨25-30元/吨,冶炼用煤价格累计上涨90-120元/吨,与今年最低价位相比,煤炭产品累计涨价为开滦集团增收1.45亿元。
此外,开滦煤化工产业上半年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同比增利1.4亿元。该公司煤化工产业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得益于开滦集团围绕煤化工产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降本增效力度,推进园区资源共享,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开滦集团在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新格局。进入“十三五”时期,开滦集团进一步将产业布局定位为“一基三柱”,即以煤炭产业为基础,以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和热电产业为支柱。
下一步,开滦集团将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制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施意见,围绕数据摸底、配套政策、奖补资金、职工安置等重点,明确目标责任和进度安排,建立协调督导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按照国家提出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承担小区“三供一业”相关费用的要求,加快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步伐,从而集中力量做大主业、实现“瘦身强体”。

- 开滦所持燕赵财险股权转让等项目资产评估结果获备案2016 / 06 / 28
- 中国煤炭行业正遭遇寒冬2016 / 01 / 19
- 国内首台人工智能(AI)煤矸分选机器人在开滦集团诞生2019 / 03 / 26
- 开滦“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2016 / 12 / 26
- 开滦集团:多措并举优化提升煤炭产业2016 / 07 / 05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