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日前宣布,根据对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拍摄到的图像分析,内部空间辐射量推算为最大每小时530希沃特。这是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观测到的最大值,远远高于此前实际测量到的每小时73希沃特的数值。日本共同社指出,从2号机组的现状来看,核燃料取出计划势必被打乱,废炉进程可能不得不进行彻底调整。
该分析数据再次证实发生事故的反应堆内部情况极为严峻的同时,也凸显出反应堆报废作业中取出燃料碎片的难度之大。每小时530希沃特高强度的辐射量,可在数十秒内致人死亡。东京电力原计划2月投放在2号机组正下方的机器人可承受累计1000希沃特的辐射。按之前数值,原本估算机器人可活动超过10小时。如果机器人每小时受到530希沃特的辐射,不到2小时就会损坏。此外,东京电力1月30日公开的2号机组安全壳内拍摄到的图像也显示,该机器人行动路线上存在大型穿孔,可能无法充分开展工作。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4号机组发生核燃料棒熔融、氢气爆炸等不同程度的事故。根据日本政府的计划,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报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核污染水处理、核燃料取出和核电站整体拆除“废炉”。计划从2021年前后用10—15年时间,取出全部核燃料。而整个“废炉”计划将在2041年—2051年完成,耗时约25—35年。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核事故处理重心逐渐从核污染水处理向核燃料取出过渡。未发生核燃料棒熔毁的4号机组已于2014年底完成核燃料取出工作。
除2号机组外,3号机组的相关作业也不顺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1月底宣布,放弃原定于2017年内开始的3号机组乏燃料池的燃料棒取出作业,延后至2018年中期实施。主要原因是乏燃料池所在的反应堆厂房顶部的辐射量未降至预期水平等。这是继2015年6月第二次推迟工程进度。
此外,福岛核事故处理费用也远超预期。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最新估算,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反应堆报废费用为8.2万亿日元(1人民币约合16.3日元),大大超过此前设想的约2万亿日元。赔偿和去污费用也有所增加,事故处理费总额由之前的11万亿日元增至21.5万亿日元。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将这笔费用转嫁至全国的输配电价中,此举将增加日本国民家庭支出。

- 改革开放40年丨中国核燃料产业正向做强做优迈进2018 / 08 / 29
- 西屋为南乌克兰3号机组提供整炉核燃料2018 / 07 / 23
- 核燃料产业首次向外资开放 或为沿海核燃料产业铺路2018 / 07 / 05
- 中国核燃料产业首次向外资开放 或为沿海核燃料产业铺路2018 / 07 / 05
- 伊朗研究堆装配核燃料试验回路2018 / 04 / 27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