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地区首个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利用科研基地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初步建成,实现了中低温地热发电与供暖两级高效利用,有望为雄安新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地热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新模式。
据中国自然资源报10月10日消息,10月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沧州市政府在献县组织召开了京津冀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开发利用(献县)科研基地阶段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在献县施工的3口探采结合井,最深达4000余米,于3790米探获高于庄组新的中低温热储层,热储温度近110摄氏度,是京津冀地区极具潜力的地热储层,可作为后备资源加以勘查和利用。科研基地对地热开展了地热发电与居民供暖两级利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指出,当前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较为单一,主要用于供暖、洗浴等,综合利用或梯级利用程度较低,未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除了地热发电、供暖两级利用,未来还可开展特色农业利用,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广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表示,献县距雄安新区仅70公里,与雄安新区地质条件非常相似。科研基地的建设将为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示范。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科研基地将继续开展深部地热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深部地热资源探测与开发利用的理论、技术、装备成果,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深部地热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加快推进“献县模式”的示范应用,地热发电扩容增至400千瓦,供暖面积扩大到30万平方米,并利用地热发电和供暖的尾水开展地热种植(养殖)、地热观光等地热梯级利用示范研究,形成地热资源发电、供暖、特色农业多级利用。同时,进一步延长地热开发利用产业链,不断提升地热利用效率、降低开发利用成本。

- 地热何时才能“热”起来2018 / 12 / 14
- 应县地热井成功勘探出水2018 / 11 / 26
- 中国地质学会地热委员会2018年会召开2018 / 10 / 09
- 咸宁与省地质局签订意向书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2018 / 09 / 12
- 胜利推进地热尾水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进程2018 / 09 / 1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