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亿利助力生态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2019-05-15 14:51  · 来源: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影响下,我国的环境管理模式正由上世纪70年代形成的“固废”、“水”、“大气”治理为主的要素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在生态文明指引下,生态修复和绿色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一套全新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投资运营主体的绿色产业价值逻辑正在重新构建,为生态产业提供服务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绿色推动力。

  多重因素催化变革

  通过规模化生态修复,实现农业土地、工业土地、城市土地的增值,导入包括洁能环保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农、牧体验产业等绿色产业是生态产业服务的概念。并以“国家公园”等模式在西方国家经历了长时间发展。

  在我国,十八大以后,各地不断创新举措,通过生态修复,实现土地增值,再通过产业导入及运营实现盈利,涌现了一批生态产业服务的核心案例。

  譬如,在“低碳冬奥”的理念指引下,2014年3月14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与亿利集团签订“崇礼申奥绿化工程”合作框架协议,由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利生态”)负责北京至张家口沿线荒山荒坡的生态修复,同时,针对沿线破损山体、废弃工矿、雨水冲刷沟壑等地与“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利洁能”)”合作,兴建奥运迎宾光伏廊道项目。此举,是亿利集团走出库布其,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增值,导入“清洁能源”产业又一次成功实践,并获得了河北省政府的一致认可。该项目于2015年10月被授予“为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做出突出贡献奖”。

  由此可见,生态产业服务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政治、技术、社会、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

  从政治上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的《绿色产业目录》(发改环资〔2019〕293号),对生态修复、绿色产业的大力支持。此外,国务院出台的《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712号文),政府举债支持的产业,包括“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该条例将于7月1日起实施。但究其核心,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从技术上看,新时代的技术探索,不仅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提标改造,还需要让人民切实感知生态修复的成果,将生态修复传递到经济可以支撑的范围中。新时代下的生态环境需求是综合性的需求,传统生态修复工程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生态环境需求。

  从社会上看,当下环境和经济的矛盾依旧很深,推动生态服务产业发展,是贯彻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支持“生态文明”商业模式落地的重要举措。

  从产业发展趋势上看,随着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市场的成熟、政府融资平台的限制、绿色产业补贴的下调,传统的光伏、生态修复项目造血模式受到一定制约。但是,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导入生态康养、农业体验、清洁能源等产业,可用有限的政府投资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中期和长期现金流,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产业发展,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的“共赢”。

  由此可见,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生态产业服务商将成为未来产业的活跃主体。有研究者认为,2019年上旬密集出现的政策利好将加快我国生态产业带来新变革,同时,将成为企业决策转型的重要依据。

  重塑产业格局

  E20研究院院长傅涛认为,过去三十年,环境产业经历了设备制造时代—工程服务时代—投资运营服务时代,环境产业的配置方式一直不是完全按市场配置,而是由政府配置。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所覆盖的领域,只有30%到40%直接计入了产业的范围,未来很大一部分需求还在陆续释放,而陆续释放的产值,大多在生态修复衍生的绿色产业当中。

  生态服务业,打破了传统环保行业的“壁垒”。传统环保行业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有着天然的排他性,一个企业签署了BOT条约后,其它企业很难参与,导致环保企业业务布局呈地方割据态势,限制了生态价值。而生态服务产业,通过“生态+”的模式,改变了 “政府投资,企业建设”的传统模式,多方合作、开放共赢,生态价值呈现几何性增长。

  譬如,通过生态修复实现土地增值,盈利模式由传统EPC为主的生态修复变的更加多元,获取生态工程技术服务收入、修复土地增值收入、土地开发变现收入、股权分红收入、土地招商收入等。项目落成后,生态产业服务商将手握多年的特许经营权,通过导入及运营文创旅游、洁能环保型产业,实现绿色生态产业的可持续融合发展以及绿色产业的盈利分红。

  由于更加市场化的特性,产业活力被激发,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个体,民营企业关于生态服务企业的报道频频见报。亿利洁能(600277)5月6日晚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购买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99%股权。

  以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开展的生态产业服务实践案例为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供“荒漠化防治,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政策,与亿利集团合作开展沙漠生态修复。亿利以修复后土地作为价值,与具有光伏发电企业浙江正泰展开“平台经济”合作,投资光伏电站。据测算,1GW生态光伏每年可发电5.27亿度,节约标准煤44.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7万吨,防风固沙面积可达4000公顷,生态效益明显。仅此一项,每年就带来以亿计算的利润。此外,通过在沙漠地区种植甘草、肉苁蓉等沙漠产品,作为经济作物,形成亿利健康产业。经过修复后的库布其已被打造成国家沙漠公园,是4A旅游景区,年均游客数十万人次,被生态环境部授予“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这一成功经验,逐渐被复制到生态公园项目当中。作为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的总包商,亿利集团为生态公园规划了清晰的盈利蓝图,正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商讨后续运营合作事宜。

  近些年,亦有不少生态修复企业进行了重组。2016年下旬,新奥集团旗下,新奥能源、智能能源、能源研究院、能源化工、太阳能源被重组为“生态”板块,转型综合能源服务,以往不同的业务单元开始协同作战。此外,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环保新能源服务商东旭蓝天于2018年调整战略,由两大主业实现了向环保新能源服务商的转型。

  作为新兴产业,政府管理体制也要出台引导政策,为生态服务产业发展方向。譬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政策等。此外,由于生态服务更加系统,区域之间、部门之间联防联控和协同共建机制有待加强,生态补偿机制也亟待建立健全。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