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全国氢标委马林聪:氢气制储运标准体系缺乏与完善
2020-07-20 17:27  ·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  · 作者:  · 责编:李云鹏

  氢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发展速度快、产品的升级和更新速度快,对氢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国家及地方将会有怎样的氢能技术标准体系与战略?

  在7月14日的“2020高工氢电产业峰会(上海)”会议现场,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林聪发表了“氢气制储运标准体系缺乏与完善”的主题演讲。

  凭借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可运输及可再生等特点,氢能在全球发展正驶入快车道。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18%,每年减少60亿吨CO2排放,氢能经济规模可达2.5万亿美元。

  我国在氢能的发展也乘势而起。据马林聪介绍,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有24个省份46座城市对氢能产业展开布局。燃料电池企业产销也已由2016年的629辆激增之2019年的3022辆。目前全国在运营加氢站有59座,建设中的加氢站53座,规划建设的加氢站近20座。

  整体上,国内氢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对氢能标准化工作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议现场,马林聪对我国现行氢能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了梳理,包括氢能基础与管理、氢质量、氢安全、氢工程建设、氢制备与提纯、氢储运与加注、氢能应用,及氢相关检测。截止目前我国氢能技术标准共计95项,包括氢气瓶标准、氢能标准等。

  “很多正式标准发布应该是产业比较成熟的时候,一个技术一个产品,我们才有正式的标准出台。我们一直在跟踪技术,跟踪创新,跟踪产业发展,以推进标准建设。”马林聪表示。

  佛山已批复成立了“氢能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该创新基地将“打造涵盖企标、团标、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技术标准创新链条”、“串联氢能产业全产业链,为推动全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该创新基地现在不但设立了标准创新服务平台、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还建立了检测认证服务平台,设立了国内第1个符合ISO14687-2和SAEJ2719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车用氢气品质分析实验室;同时设立了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同时,该创新基地还就氢能产业的发展参与国际社会进行密切交流,比如梳理了158项国际标准,开展2项国际标准转化;支持国1个国家标准提案。

  国内氢气制储运加标准体系有望在该创新平台的推动下,迈上新台阶。(来源: 高工氢燃料电池)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