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发展氢能是能源革命的一个重要的方向。”8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成立大会暨“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表示,氢能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都将扮演关键角色,未来将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建筑供热等领域。
近年来,得益于制氢成本的大幅下降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进步,氢能产业正在走向“风口期”。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产业分会会长魏锁认为,当今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氢能作为解决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重要战略方向,将是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消纳能力受限,因而氢能作为“破解之道”被普遍看好。据了解,氢能发展的政策性利好正在释放,譬如,在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中,首次提出要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建成超过60座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6000辆,预计到2030年,我国加氢站总量将超过1000座,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
“虽然氢能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但产业实现突破仍需时日。”魏锁指出,当前,世界氢能产业发展处于多种路线百花齐放的探索阶段,我国氢能产业尚处于开发初期。他表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氢能发展有一定差距,存在基础比较薄弱,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化能力有待培育等诸多问题和困难。”
“氢能产业链条长,技术密集,涉及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以及氢的各种应用场景。”彭苏萍强调,尽管我国氢能产业链上关键技术取得积极进展,装备国产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我国氢能产业多个环节仍有“卡脖子”技术,亟须自主技术突破,例如涉及终端应用,作为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环节的燃料电池。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氢气第一大生产和消费国,制氢技术比较成熟,但氢储运技术和加氢环节部分关键技术存在短板。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连荣指出,目前,国家级氢能顶层规划尚未正式发布,行业大方向和节奏尚未完全统一,行业目标尚不完全明朗;行业规范未建立,针对氢能源特征的标准尚未完全成体系,行业发展仍然处在无序状态。同时,技术积累不够,产业链也没有完全形成。

- 燃料电池发展提速 氢能产业链亟待协同发展2020 / 08 / 20
- 彭苏萍院士:氢能产业链急需自主技术突破2020 / 08 / 20
- 辽宁省政协7条建议促氢能发展2020 / 08 / 20
- 氢能“卡脖子”问题有待突破2020 / 08 / 20
- 油企跨界进军氢能胜算几何?2020 / 08 / 19









- 土耳其总统到场祝贺|中国电...
- 为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 2020年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 第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
- 中国公募REITs试点:充电桩行...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