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产业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目前,国家级氢能顶层规划尚未正式发布,行业大方向和节奏尚未完全统一,行业目标尚不完全明朗;行业规范未建立,针对氢能源特征的标准尚未成体系,行业发展仍然处在无序状态;同时,技术积累不够,产业链也没有完全形成。
“我国氢能产业尚处起步期,产业链仍存多个‘卡脖子’环节,亟需自主技术突破。”8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成立大会暨“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展望研讨会上,业内人士表示。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科技攻关和核心技术突破,需要制定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需要重视高端设备制造,探讨市场化发展路径和模式,需要政府、协会、产学研密切合作。
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提到氢能,氢能已被列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重点任务,相关部委还将在示范城市鼓励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如今,氢能发展的政策性利好正逐步释放,我国目前有约40个地区出台了氢能相关规划。
“最近几年,我国氢能产业政策逐渐清晰,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氢能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表示,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有氢能相关的政策或产业布局,部分区域的基础设施网络已初具雏形。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建成超过60座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6000辆;预计到2030年,我国加氢站总量将超过1000座,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氢能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都将扮演关键角色,未来将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建筑供热等领域。”
与会专家表示,本轮氢能热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全球主要国家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安全对氢能产生了更加强烈的需求,更有紧迫性。“国家电投已将氢能产业推进和发展纳入集团‘2035一流战略’中,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连荣表示。
诸多瓶颈有待突破
虽然氢能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但产业实现突破仍需时日。在业内看来,我国氢能产业尚处于起步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李连荣指出,目前,国家级氢能顶层规划尚未正式发布,行业大方向和节奏尚未完全统一,行业目标尚不完全明朗;行业规范未建立,针对氢能源特征的标准尚未成体系,行业发展仍然处在无序状态;同时,技术积累不够,产业链也没有完全形成。
“由于我国氢能产业当前力量分散、科技研发力量不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平衡、重复低效投资等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和产、学、研、用各环节有效协同,需要科技攻关创新和示范推广应用,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平衡发展,也需要有具体的政策支持和有规模的市场拉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产业分会会长魏锁直言,亟需建立一个高效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为我国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彭苏萍指出,氢能产业链条长,技术密集,涉及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以及氢的各种应用场景。尽管我国在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积极进展,装备国产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仍有多个“卡脖子”环节。以燃料电池为例,其涉及氢的终端应用,是氢能产业的核心技术环节,也是亟需技术突破的环节之一。2018年以前,市场上燃料电池电堆产品以国外技术产品为主,2019年,国产膜电极、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生产企业逐步增多,国内自主技术产品开始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其中的核心材料——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的开发和生产企业较少,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也有差距,需要鼓励国内自主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提升。”
亟待打通自主产业链
李连荣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氢能行业的主要任务在于形成自主的研发体系和自主品牌,以自主技术为基础支撑产业发展;打通自主产业链,行业进入有序状态,实现氢能产业的完整、高效;同时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发展,在自主技术和自主产业链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氢能经济快速形成规模。
面对我国氢能产业未来发展任务,浙江省宁波市能源局副局长王力平建议,首先要明确氢气的能源属性,明确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定位;其次,应建立氢能产业领导及协调机制,确定氢能产业相关部门分工;同时,还要建立氢能全产业链清单,适时发布自主核心技术及产业化突破成果。
魏锁透露,氢能分会成立后,将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氢能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了解各团队和企业的实际困难与需求。组织行业内相关团队形成政策研究和行业规划咨询能力,为各级政府编制氢能规划、发展氢能产业提供准确的支撑。

- “电氢体系”大势所趋 产业实现突破仍需时日2020 / 08 / 25
-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产业分会在京成立2020 / 08 / 25
- 中国宝武“弯弓搭箭”布局“长江氢走廊”2020 / 08 / 25
- 佛山氢能示范再添力作 深圳重点企业发力全国2020 / 08 / 25
- 天津滨海新区建氢能产业示范园,京企:推广“滨海模式”2020 / 08 / 24









- 土耳其总统到场祝贺|中国电...
- 为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 2020年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 第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
- 中国公募REITs试点:充电桩行...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