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致辞 电池中国网 图
国内的动力电池产业,正面临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局面。
6月27日,青海省西宁市,在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国内动力电池正在快速地量质同升,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同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近两年,国内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有1/3淘汰出局。
宏观上看,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成长迅速。
据统计,2017年中国动力型锂电池的出货量达到了39.1GWh,占锂电行业总体规模约50%。国内的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达38GWh,占全球出货量的65.4%。
陈清泰认为,伴随产业的成长,动力电池的部分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整体性能和产品竞争力稳步提升。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240瓦时/公斤,电池单体降至1元/瓦时,锂电池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准提高,一线企业自动化率超65%。
在肯定成绩同时,陈清泰提醒从业者,关注目前动力电池产业正在生变的竞争格局:
1.全球化竞争加剧。“中国将成为动力电池竞争的主战场,欧美国家的企业虽然在本轮竞争中失势,但正在布局,是潜在的强大竞争者。”
2.行业集中度提高,小型低水平动力电池企业将被淘汰。
陈清泰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经从2015年的大约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
陈清泰认为,现在电池企业正在与整车企业缔结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同时,电池产业正将触角延伸至上游材料和锂矿,以谋取市场中的主动地位。
3.动力电池第一批规模化退役潮将至,企业开始着手布局研究电池回收、梯次利用。
陈清泰提出动力电池产业现存的四点问题:
1.全球锂、钴、镍资源呈现寡头垄断。中国锂资源利用率较低,镍、钴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较高,存在资源安全的风险。
2.动力电池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一边要承受上游材料的价格上涨,一边要转嫁车企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而新增的成本,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3.动力电池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却只有40%。高端供应不足,低端产品需求不足。
4.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和体系建设尚未到位。技术、收购网络、管理措施、支持政策、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等各方面都需要提升。
为此,陈清泰提出五点建议:
1.国家层面应该制定中长期资源规划,加强锂、镍、钴等资源的勘察、评价、开采和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加强市场监管,引导价格理性回归,鼓励企业在全球布局上游资源,降低资源的风险。
2.相关部门严格把控资源开采及电池生产项目。在开采环节,要制定强制性标准,提高矿山企业的准入门槛,杜绝大矿小开采,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和环境保护的标准。关闭不达标企业,强化电池产业的技术标准和监察力度。
3.相关部门应加快电池回收再利用的体系建设。从战略高度来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制定相关的技术、安全、环保标准,鼓励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企业的发展,要研究出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激励机制。
4.企业应掌握核心技术,创造核心技术。电池企业必须以全球视野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确保自身技术始终站在世界前沿。
5.产业和企业之间应加强协同合作。动力电池涉及诸多交叉学科和产业的协同,电池企业应优化整合产业链,通过战略合作、联盟合作和合资等多种方式与研发机构、核心材料、整车回收和梯次利用等企业做深度合作。

- 动力电池行业变局丛生2020 / 03 / 25
- 价格波动大 合约亮点多 LPG市场有望迎来衍生工具2019 / 12 / 02
- 动力电池深度洗牌 淘汰企业已超六成2019 / 12 / 02
- 王芳: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不应局限于单体层级2019 / 08 / 19
- 动力电池行业整合开启“加速度”2019 / 08 / 0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