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网站获悉,《河北省“十三五”生物质发电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全省规划新建农林生物质发电217.43万千瓦,城镇生活垃圾发电111.15万千瓦。
《规划》指出,应遵循“环保优先、强化监管”的原则,做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统筹兼顾。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可收集资源量约5841.9万吨,林业剩余物资源量约1552万吨,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年清运总量约1129.4万吨。各地要立足本地资源条件和供热需求,结合各类项目对原料的需求特点,以市为单元确定生物质发电项目规模布局,分期开发,分步实施。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引导扶持,支持扩大应用范围。开展生物质资源规模化消纳利用,带动秸秆禁烧、秸秆资源化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鼓励中小工业园区以及集中供暖未覆盖的县城及农村,利用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在终端供热消费领域替代化石能源,在局部地区形成生物质能供热主导地位。
《规划》明确了四大主要任务:重点推进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对纳入“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的项目,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如期投产,为城乡及工业园区(开发区)提供清洁供暖和工业蒸汽,直接在用户侧替代燃煤,构筑中小型区域清洁供热体系;大力发展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新建农林生物质项目全部发展热电联产,采用加装生物质锅炉等方式满足清洁供暖需求,为300万平方米及以下县级区域供暖。对已投产农林生物质纯发电项目,采取低真空循环水、抽气外供蒸汽、吸收式热泵等方式进行供热技术改造,为周边供热;在大中城市及人口密集、具备条件的县城,稳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供热改造;鼓励结合生物质示范项目建设,应用生物质锅炉先进技术、垃圾焚烧处理新技术,推广高参数锅炉,推进智能化供热计量、监控和管理,建立适应资源和负荷特性的运行机制。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严禁掺烧煤炭等化石能源,环保设施稳定运行,确保达标排放。

- 参政议政录丨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税收政策2018 / 03 / 13
- 生物质热电联产获政策鼓励2015 / 01 / 15
- 生物质热电联产成发展方向十二五目标有望完成2015 / 01 / 06
- 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风险分析2018 / 09 / 20
- 2018中国各省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及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量分析2018 / 07 / 1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