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让太阳能更“能”
2019-11-18 10:40
· 来源:中国科学报
· 作者:计红梅
· 责编:李慧颖
太阳能电池;钛矿;光电转换效率;传输;新型电子;钙钛矿;电子传输;转换效率;纳米粒子;氧化锡

采用新型电子传输材料的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产品。自2009年首次应用到太阳能发电领域以来,钙钛矿基于优异的性能、低廉的成本等特征,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也日益受到关注和欢迎。那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否进一步提升光电转换效率,让太阳能更“能”呢?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研究员李振兴等人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电子传输材料,光电转换效率比传统的电子传输材料提高40%。
对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而言,电子传输材料是决定其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李振兴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杨阳、苏州大学教授王照奎合作,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溶剂热方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电子传输材料氧化锡包覆氧化锌核壳纳米结构(ZnO@SnO2)。该研究成果以《氧化锡包覆氧化锌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有效提高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该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氧化锡包覆氧化锌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揭示了其具有较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内在机理。由于SnO2壳层的能级匹配和核层ZnO纳米粒子的高电子迁移率,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14.35%。ZnO@SnO2核—壳纳米粒子的尺寸为8.1纳米,电子迁移率是SnO2纳米粒子的7倍。同时,均匀的核壳型ZnO@SnO2纳米粒子对无机钙钛矿薄膜的生长极为有利。这些结果表明,氧化锡包覆氧化锌核壳纳米结构是一种理想的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光电转换效率比传统的电子传输材料提高40%。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新研究提升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2018 / 10 / 25
- 牛津大学获得拨款开发37%效率的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2018 / 09 / 28
- 印度最高法同意对进口太阳能产品征税25% 自7月30日生效2018 / 09 / 11
- 加拿大开发大肠杆菌太阳能电池2018 / 08 / 08
- 上饶上半年太阳能电池出口13.1万吨2018 / 07 / 23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